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歷,如果你是一個堅定要買香港保險的人,相信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穫。
從準備到購買香港保險足足歷時1年,期間衝動過、迷惘過、反覆過、輕率過,之後又開始謹慎、明確、認真並堅持下來。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覺一個現象,身邊買保險的人幾乎只聽不看,往往最後自己買的什麼,怎麼理賠都不清楚。
我的同事是這樣:
同事是80年生人。去年購買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障範圍30多種,每年保費8000多,保額35萬,繳費期20年。
若出險,則憑手術和治療發票報銷。那麼未滿35萬怎麼辦,他說保單沒仔細看,估計身故給吧。另外提到不是所有發票都能報的,那種特別昂貴的自費葯不算。
請問此類保險和大病醫保有啥差別,只不過全包手術費而已!
我爸媽也這樣:
爸媽買的生命人壽,竟然帶代我受益人簽名,已經交了兩年保費,他們發覺業務員承諾的不兌現後爸媽才讓我知道…後來我用三個電話解決。這是後話。另外,家裡老年人買保險要看住啊!
生完孩子傻期中的我也這樣過??
孩子出生後,聽說別人給孩子買保險了,急得那個急啊,覺得自己不買就對不起孩子似的。就從忘年交那裡胡亂抓了個保險就買了。也沒搞懂這保險是幹啥吧,有啥保障,有啥好處,收益如何,是不是我需要的。
等傻期過了,明白過來了。買了個投資理財險,保障才十萬!因為中國保監會規定小孩最多十萬!!我一年1.8萬,繳費期5年,買這個保險,腦子真被LV踢了!所謂的理財收益不過2.5%…請盡情的鄙視我吧…
後來生活中的一些事,讓我慢慢理解了保障對一個小家庭的作用。開啟了尋求合適保險的旅途。
之後進行了兩手準備,一邊讓朋友把他們代理的香港保險都發給我。另一邊網上找信息。
結果,朋友的公司主要代理香港宏利產品,選擇範圍小。網上沒有找到靠譜信息,一堆代理做廣告。
於是,主動和代理聯繫,找了有將近10個代理,基本把香港市面產品都搞到手了。開始比較…
比較後,我退了國內友邦。哈哈
我為何將大陸重疾險退保,購買香港的重疾險?
在重疾理賠界定上,同一家保險公司在香港和大陸也是有區別。(以友邦保險為例)
我在2012年給自己買了一份大陸友邦保險公司的「全佑一生」重疾險。 退保的代價是,這四五年的保費基本打了水漂,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值得。
香港重疾險的優勢有三:
1. 理賠寬鬆。大陸和香港的重疾險差別中,最打動我的是,大陸重疾險的賠付條件非常苛刻,不管是在診斷方法上,還是在治療方法上,都有很多限制,甚至是「保死不保生」,而香港重疾險的賠付條件則寬鬆很多。這方面的對比詳見文章第三部分。我買重疾險的目的是,萬一發生重疾了,能有一筆錢治病救人,而不是人都快game over了,保險給我一筆錢。
2. 保障範圍廣。我在香港買的重疾險保障54種重大疾病,34種早期危疾;退保的大陸的重疾險只保障34種重疾。
3. 便宜。即便只算保證可得金額部分,香港友邦重疾險的保費是大陸友邦的8折。
香港、大陸保險理賠界定對比(以友邦保險為例)
除了重疾保障數量上,香港比大陸多了20種之外,對理賠條件的界定,香港和大陸之間差別非常大!具體理賠條件全部在合同中體現,所以想提醒各位:買保險時,一定要提前要求代理人或代理公司提供保險合同!
因為我在香港和大陸買的都是同一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作一不完全對比。大家可以看到,即便同一家保險公司,在香港和大陸的差別都這麼大,更何況不同的保險公司呢!所以,一定要提前研讀保單!
說一下我如何在有限的費用中選擇產品吧:
最開始
我計劃買8000美金保誠雋升,繳費期5年。
孩子買保誠加倍保16萬美金保額,保費5000美金年,繳費期20年
我和老公每人16萬美金保額危疾保,保費4300美金年,繳費期20年
理想人生夫妻倆都買,作為退休補充金。每人2000美金年,繳費期5年。
忠利定壽,2500港幣年,保額200萬港幣。繳費期二十年。二十年以後保費按市場價波動,大概一萬多一年,一年一件交。
有點超支了,和老公商量了一下,調整方案。不能為了保險吃不上飯了吧。
然後調整為
保誠雋升不變
三人重疾保額降低為12萬美金
定售買不了了 代理說無法買給內地人。
這樣控制在2萬美金內了。後來和代理預約去香港的事宜了。
結果沒去成,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
我老公表姐住泰國,買了友邦重疾。積極推薦友邦產品。
原來我在做比較功課的時候也是傾向於友邦。正如網上的比較貼一樣,無非友邦大病範圍廣電點,保費便宜點。為啥選保誠,因為代理說保誠有活動,買重疾少一個月保費。。。。。所以我想買保誠。鄙視我吧,哪有便宜去哪裡。
表姐特別說到保誠雋升不划算。給了個泰國友邦類似雋升產品,收益的確翻倍好高。這是樓主凌亂了,原來山外有山 保外有保 便宜貨里還有便宜貨……
讓我們別著急買 比較比較。
但是樓主已經做了好多功課,比較過了。要放棄就買泰國保險算了。當時樓主很煩躁,後天就要去香港了,到底買不買…失眠了。
第二天電話聯繫了表姐泰國友邦代理,問產品情況。然而泰國的產品必須是泰銖,沒有美金。樓主還是放棄了,轉戰香港。
已經退了代理,但機票也買了別浪費,就和老公去突擊考察代理公司和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就友邦和保誠。都在海港城,超級方便…
保誠和友邦都見了直接代理人,就是拿工資的保險公司專職業務員。經過4和個小時的聊天,我對產品保險和產品又有了新的理解。
重疾,大人加了醫療附加險。
孩子的重疾加了豁免。
雋升刪掉,全都買理想人生。
重疾到底友邦還是保誠,打了方案,回家再說。
我們帶了半箱子的方案回上海了。
為什麼把雋升刪掉?
因為雋升沒有保額!它的保額隨著年限逐漸下降!
另外我當時買雋升考慮是給孩子出國學費用。讓代理給我做了15到21歲提取演示,結果費用杯水車薪,而且提取後收益大幅下降。
理想收益和雋升差不多,但有固定保額。即使提取,恢復收益也比雋升快。難怪理想一直是保誠的拳頭產品。而大陸為何知道雋升的人多呢?因為人都喜歡跟風,我差點也一樣!
理想給我買,以後不缺錢就給自己放當養老金,缺錢提前拿出來給孩子做學費,萬一意外,還有保障!
回來仔細比較了友邦和保誠
根據我的需求,55歲,我能在保誠拿到更多的錢,而且保誠前10面附送50%保額,這是友邦沒有的。雖然樓主心裡清楚,前10面出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樓主靈光一閃,這個給60歲的樓主爸媽買最合適不過!
於是 清單上有多了兩個重疾和附加險!
關於之前提到的豁免,即小孩保單,多付12%左右的保費,如果家長出事,保單了不用再繳費。
我仔細考慮後放棄了!原因兩點:
1、多出的保費不如增加保額,
2、雙方都買了重疾,如有意外,保額可交小孩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