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存銀行還是購買香港分紅保險?

錢存銀行好還是買香港保險好?
聽聽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是咋說的…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把掙來的錢存在銀行,因為很多花費都是由國家管的,平常沒什麼用處,放在銀行既安全又使用方便。隨著改革開放,很多傳統觀念被打破,保險、銀行、證券作為金融系統的三大支柱各領其職,如果我們的觀念跟不上形勢,肯定也會被社會淘汰。簡單的說您吃飯的時候用筷子,到喝湯的時候您該用勺子,再用筷子是不是就不太合適了呢?
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一針見血地指出:「窮人把錢存入銀行,實際上是補貼富人。在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窮人到銀行存款,富人到銀行貸款。結果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銀行越存越窮,保險越買越富

根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人的儲蓄率極低,最高水平僅為5.6%,最低時為0.8%。中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居民儲蓄率高達52%,也就是說,每領100塊錢工資,有52塊錢存進了銀行。但是,中國人遠遠沒有美國人有錢,也沒有美國人生活品質高,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美國人都買了保險,而中國的保險普及很低!

美國人收入的近一半都交了各種保險:車被偷了,房子被樹砸了,得了癌症等等都有保險覆蓋,人所能遇到的絕大部分意外都會有保險公司罩著,也就像拴著安全繩,敢於放手冒險。在他們眼裡:買了保險的房子,能住時是你的,著火時是保險公司的。買了保險的車子,能開時是你的,撞了時是保險公司的。買了保險的人,健康時是咱家的,生病死亡時是保險公司的。總之,保險讓我們做到,幸福是自己的,痛苦是別人的!

中國人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嗜好:喜歡存錢看病,視保險如仇敵。買保險時,他們總覺得保費很多,太貴了,但真的要理賠時,就嫌賠的太少。

要知道,美國人的投保率是420%,即每人均擁有5份保單;日本更厲害,投保率是650%,每一個人平均擁有6.5份保單。而中國人的投保率約60%!!所以災難面前,美國人只需從容淡定地去找保險公司拿自己應該拿的,而我們國人只能等待募捐。老百姓很有可能辛苦一輩子最後白忙活一場。

錢存銀行的五大風險

第一、之前人們的觀念認為,在中國,銀行破產是一件幾乎不能想像的事情。而現在,銀行破產真的來臨了。意味著一旦有銀行破產,儲戶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機構賠償。可能最多賠50萬元,超出部分不能獲賠或按比例賠付。

第二、銀行沒有長期的儲蓄產品,最長也就5年。因為它承擔著利率風險。也就是說:如果將來降息,銀行也不能毀約少給利息,銀行將賠本或者利潤降低;如果升息,老百姓又覺得不划算,從而取出自己的錢,銀行又有擠兌風險。所以這樣的儲蓄在間斷中完成的。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兩個五年儲蓄不等於一個十年的儲蓄。第三、儲蓄是將風險留給自己,依靠個人積累來應對未來風險,它無須付出任何代價,甚至還有利息。但卻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意外發生時,如果存的錢不夠,就只能空著急。

第四、銀行儲蓄特點是存取方便,但是正是這個因素使很多人存不下錢,也就是超前消費。很多人到真正需要錢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帳戶中沒有足夠的現金可支配。

第五,銀行一般都是單利計算,沒有複利,存在銀行的錢不能實現保值和增值,只能隨著通貨膨脹,錢在一點點貶值。我們國家制定的目標是把通貨膨脹控制在3%以下,但往往不能如願。您的錢每年都是在遭受這樣的威脅,自己辛苦攢下的錢在悄無聲息的流失。

 

錢存保險公司的五大好處

第一、儲蓄是算得出利息,算不出風險。保險是算出了風險的巨額花費,並及時提供給你。有如身體突如其來的變化,保險可以理賠一大筆錢,而不至於驚慌用完儲蓄的錢。
第二、您可以把錢長期放在保險公司,完成長期儲蓄:健康保障基金和退休基金的儲備。而且按您的意願可以儲存20年、30年或更長。
 
第三、不徵稅。因為國家鼓勵您進行這樣的理財規劃,所以不徵稅。一個人如果不能把握國家的脈搏,大方向都選錯了,是很被動的。
第四,強制儲蓄,保證您將來肯定有足夠的醫療保障金和養老金,不會因為超前消費而花掉這些錢。如果真的有急用,也可以申請保單貸款。
 
第五,在保險公司儲蓄,享受利息和高額的保障的同時,還有分紅,分紅是按複利計算的,享受保險公司的利潤分配,用以抵禦通貨膨脹,真正實現保值基礎上的增值。2015保險投資收益率及發展速度創新高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於25日召開。

據中國證券網消息,保監會新聞發言人陳映東披露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情況,稱去年保險全行業投資收益率為7.56%。在會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2015年全國保費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0%,行業發展速度創近7年來新高。

是攢錢還是做規劃

銀行是攢錢,是一種逐步積累資金的方法,它需要經過規定的時間,才能達到目標額。保險是一種理財規劃的方式,它的特點是投保的同時,就能得到約定的保障額。

風險是留給自己還是賣給別人

存銀行是風險自留,依靠個人積累來應對未來風險,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意外發生時,如果存的錢不夠,就只能空著急。保險是風險轉移,靠集體的財力為風險帶來的損失提供足夠的保障,如果有意外發生了,它領取的保險金會數十甚至數百倍於保費,可謂「四兩撥千金」。


算收益更要重風險

存銀行是你能根據銀行利息算得出收益,但你算不出風險。保險是你得先看到風險的巨額花費,如果風險發生,它會提供給你。但如果不發生時,根據實際收益率也不一定別銀行差。

國家給誰的政策更優惠

眾所周知,銀行存款無法避稅,也是法院第一時間最容易查封的資產。保險的免稅不僅僅體現在收益免稅,更在財富傳承上的免稅,破產清算上避債,將來還有稅延型養老保險的政策扶持。一邊是監管越來越嚴,進入低利率的新常態。一邊是政策不斷利好,投資渠道不斷放開的新階段。2016年,你的錢是該買保險還是繼續存銀行?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5-13
下一篇 2016-05-14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為什麼這麼高的分紅?香港保險保單分紅是怎麼來的?

    【用事實說話,實例分析香港保險的好處,和國內保險的對比。香港保險比國內保險便宜30%-40%的保費,香港重疾險保障近100種嚴重疾病(例如:友邦的54種重疾35種早期4種兒童疾病),遠高於國內重疾的疾病數量;香港儲蓄型壽險的回報率更高,年化…

    2016-04-11
    13.0K
  • 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在分紅方面的區別

    很多文章介紹香港保險優於大陸保險主要體現在保費便宜、保障範圍廣、分紅更高。前兩項都有具體的數據可以很直觀地進行比較,所以給讀者的印象非常深刻。保費便宜20-30%,保障範圍是大陸同類產品一倍,那分紅呢,到底高多少呢? 分紅很複雜,分為英式分…

    2016-07-18
    1.4K
  • 你最關心的香港保險分紅簡析

    1776年,英國公平保險公司進行決算時發現,實際責任金比未來的保險支付所需要的責任金多出許多,於是將保險費的10%退還給保單持有人。它兼顧保障和投資功能,一推出就受到很大的歡迎。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分紅壽險。後來,西方很多保險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進…

    2016-04-25
    10.3K
  • 香港保險科普:香港保險分紅如何提取

    今天禮拜六,給大家分享一下香港保險的分紅提取流程,一般來說,保險公司的分紅每年都有,提取也沒有那麼麻煩。 投保人購買香港保險後,除了賠償,還可以通過提取來享受保單增值的收益。那麼提取是什麼呢?它是把保單中某一部分以現金的形式提取到手,滿足自…

    2017-02-25
    19.0K
  • 香港保險技術分析:投保保單價值跟年齡的關係

    很多客戶在剛接觸保險產品的時候,會常常提到這個問題:保險不急吧,遲一點買也可以?因為一般人壽險產品都是長達5-20年的供款期,並且從一般規律來說,年紀越大,產生賠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發生重疾也不是天天發生,遲一點買沒什麼問題。 在我大量的客…

    2016-08-01
    11.3K
  • 香港保誠的分紅為什麼能做到這麼高?

    為什麼英國保誠分那麼多紅利給客戶? 常碰到的一個客戶提問就是:「你們家的產品預期回報這麼高,到底能不能達到??」在香港,英國保誠的大部分保險產品預期回報遠遠高於市面上90%保險公司(至於剩下的10%是哪幾家,其實網小編也沒見過,不過在香港這…

    2016-05-13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