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近幾年廣受內地人士追捧,相對內地產品的優點和競爭力已經廣為人知。但是,香港保險畢竟遠在他鄉,大小公司有一百多家,產品種類繁多,如何選擇一位靠譜的顧問,成為了整個購買流程的關鍵所在。
基於這個原因,不得不提醒大家關於香港保險的銷售資格問題。先來說說香港保險銷售顧問資格是如何獲得的,首先,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准顧問必須可以合法在港工作,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香港永久居民,二是通過讀書,工作,婚姻,移民等各種合法方式來到香港,持有香港工作簽證的人士,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通過香港保監會的考試和每年的進修學習,方可持有牌照。
那麼,是否持牌這件事情,會怎樣影響一份保單的購買呢?由於目前香港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某家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和代理各家產品的保險經紀人兩種,所以在客戶到香港簽署保單的同時,一定會有一位見證人同時簽名確認,如果向您推薦產品的是一位持牌人士(無論是代理人還是經紀人),那麼,ta會當場簽名,反之,如果ta根本沒有銷售資格,那麼簽名的一定是另外一個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簽單手」。
如果通過非持牌人士購買了保險,會有哪些風險?
1. 投訴無門
如果為您介紹的是A,簽單的是B,那麼當您發現購買的保單出現問題的時候,比如貨不對板,承諾無法兌現,甚至有欺騙的情況,您可以投訴誰呢?
整個流程是A跟您交談的,理論上應該找A,但是香港任何機構都無法約束到A,A既非香港工作人士,又無代理資格,甚至壓根就沒有來過香港,最後的答覆一定是:查無此人。那麼,B又如何呢?B在簽單過程中會跟您簽好所有文件,包括一些香港公司/保監為了保護客戶利益的文件,他在港的整個行為是沒有任何漏洞的,何況他並沒有介紹過任何產品,只是簽單而已,這個情況下,客戶恐怕會面臨投訴無門的境地。
2. 後期服務無任何保障
從業多年,香港保險在服務方面的優勢有目共睹,這個過程不是一次性交易,買前殷勤,買後消失,負責任的代理人/經紀人會一直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處理後期各種事宜:續費,理賠,聯繫方式更改,定期財務分析和建議等等,即使離職或退休,也一定會安排好同事跟進,以保障客戶利益。但是,如果是通過非持牌人士購買,所有服務將無法保證,聽過幾位在港買過保險的客戶抱怨,本來說好,每年幫忙交續期保費,突然就說要自己操作,或者股市上升,P2P盛行的年代,早就找不到這些人了。通過保險公司,只能找到簽單手B,但是B對客戶的情況完全沒概念,甚至有些都聽不明白普通話,這樣的情況下,對客戶來說,一樣的價格,卻換來了天差地別的服務。
3. 無專業性可言,甚至誤導銷售
內地公司為了便於培訓,管理層通常會選擇一兩款產品,原則就是自己利益最大化,只要存在利益,任何宣傳手段都不是問題。
而真正專業的理財策劃,從來都不是從一份千篇一律的產品開始的,會充分考慮客戶目前的家庭情況,收入支出資產負債情況等,然後向客戶闡明幾種產品的優先順序,額度預算如何,再安排客戶前來辦理。
如何判斷我們聯繫的是否為持牌人士呢?
方法很簡單,如果是在港註冊的保險代理人,您只需要登錄網站 http://www.hkfi.org.hk/#!/agent-search/index,即可看到如下頁面,在這裡可以通過中英文姓名查到相關信息,也可以在左側查到ta過往的登記記錄。
如果是在港註冊的保險經紀人,那您只需要登錄網站 http://www2.piba.org.hk/~ima/pn01_0.php?srhtyp=T&lang=zh,就可以看到如下頁面。通過輸入代理人的登記編號或者中文姓名,您就可以查詢到ta是否是正式登記在冊的持有經紀牌照的代理人,以及ta的掛牌公司的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