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不要拖延-說說香港保險的優勢
發布: •更新: 2023-12-07•
閱讀 11467
近日,央視」今日說法」欄目忠告大家:買保險千萬不要等!因為脫保(沒有在保險期截止前正常投保)5個小時,差一點賠50萬。其實生活中許多人是有風險意識需要買保險,就是愛拖延,想比較比較,等等看再說。結果一等就不了了之,有的想買卻買不了了,有的再也沒有機會買了!還有一些人往往在風險來臨時,才想到買保險,可是保險不能臨時「抱佛腳」。不能說什麼風險來了,我們就去買什麼保險,風險過去了我們就不需要保險了。
買保險千萬別以這些借口當託詞
我有社保、我暫時還沒空了解、跟老婆商量一下、跟其他公司產品比較一下、對國內的保險公司不放心、二十年後錢貶值、要等到45歲後再考慮……
有太多人,生病了,想買保險;60多歲了,想買保險;出意外了,想買保險……這些人,有的已經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有的用點勁還能擠進來。由於保險是特殊產品不是有錢就可以買的,買保險是有條件的,一定要健康的人可買。有些人一拖就來不及買了,到時遺憾終身,拖累親人,看上去是省了一筆小錢,到頭來損失的是大錢。
香港保險的優勢 香港保險的6大優勢
有些保險越早買越划算
壽險產品的費率會隨著被保險人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如果是同樣的保額,40歲時買與20歲時買在費率上可能會多花30%左右,老年人買壽險產品時的保費較高,甚至還會出現保費總和大於保額的「倒掛」現象。從收益的角度看也是越早買越划算。
還有很多健康保險的保費都是和年齡有關,越早買越便宜,年齡越大越可能發生保費倒掛的情況,這個時候買保險顯得很不划算。
買商業養老保險越早買越划算,商業性養老保險兼具壽險保障和養老規劃的雙重功能,從理財的角度分析,養老保險越早買越合算,年輕時投保保費支出較少,負擔也相對較輕,而且年輕時身體健康,容易承保。
有幾種情況買不了重疾險
1.已患重疾的人買不了;
2.超年齡買不了;
3.身體指標超標的要加費買甚至被拒保;
4.孕婦懷孕7個月以後至嬰兒出生1個月內不能買;
5.全職太太有額度限制,不是有錢就可以像買奢侈品那樣,想買多少買多少。
孝敬父母,給父母買保險不能等
很多健康保險或者壽險的保費都是和年齡有關,越早買越便宜,年齡越大越可能發生保費倒掛的情況,這個時候買保險顯得很不划算。如果父母的健康和養老問題還沒有很大的保障,建議這兩類保險要儘早考慮的。當然,意外保險的費率一般和年齡沒有太大關係,近幾年來市場上陸續推出了專為老人設計的老年意外傷害保險,會特別涵蓋老人骨折的賠償或津貼,有的還提供醫療費用墊付、緊急救援等附加服務。適當的保障及貼心的服務,可以使離家在外的子女對父母多一份放心。
我們不僅要及時給父母購買保險,而且還要及時給我們自己購買全面的保險。我們今天不作這樣的準備,那麼我們今天孝敬父母的「壓力」,同樣也會成為我們的孩子明天的「壓力」。
一份保險既可以分擔兒女對父母的擔憂,又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起到應急的作用。孝敬父母,給父母買份保險不能等。
劉彥斌說過:現代人沒有保險就相當於財務裸體。隨著閱歷的增多,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風險,防不勝防。所以,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生活得更有保障和尊嚴,就應該提前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保險保障,早一點給自己規劃,也會更早從中受益。以後不管我們遇到什麼風險,都會變得從容一點:起碼我是有備而來的。經過慎重思考後再買保險,也會比臨時抱佛腳更注重自身的需求,所買的產品也會對自己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