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接觸不少客戶,很多客戶不太理解我們公司的定位,說為什麼去香港買保險要找保險經紀公司啊?保險公司員工不可以嗎?
首先,保險公司基本都是產銷分離,所以保險公司的員工,也就是所謂意義上的「內勤」,都是進行支持工作的。一般,銷售保險是通過銀行、代理人、經紀公司幾個通路進行的。
國內保險最常見的就是代理人了。那麼到底是保險經紀還是保險代理好呢?
保險經紀和保險代理作為保險從業人員,本質上都是保險銷售,通俗的說,做保險的,但是因為立場不同,差別不小。
之前和很多朋友聊起過,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保險代理,無論外資,合資,內資,相信大家已經不再陌生。保險代理隸屬於某一家保險公司,在本公司範圍內為客戶挑選組合產品。
保險經紀公司,類似於藝人經紀公司,葡萄酒經紀公司等,代理多家保險公司(有的實力比較強的可以同時代理多家內地的保險公司和香港的保險公司)。作為中介平台(你可以理解為保險業的京東、淘寶),如果某人想買保險,保險經紀通過橫向對比各公司產品方案,找到最合適客戶的解決方法。客戶無論從保險經紀手裡還是保險代理手裡買的產品質量保真,價格一樣,大家不用擔心。
區別一:培訓不同,對於客戶和產品的把控不同
我最初的時候也從保險代理開始,一是當時不了解保險經紀,二是的確那家保險公司的培訓非常系統。無論每天的培訓還是各種行業資格考試培訓都非常不錯(千萬不要覺得保險行業就沒有考試門檻,不信考個分紅、投連考試試試),專業知識收益頗多。雖然一開始老公深切懷疑保險公司的培訓是不是就像傳銷公司一樣每天喊口號「我們是最棒的!」「XX公司最棒!」之類雞血勝利法,後來給他看了每天記的筆記,他才算改變了一點主觀判斷。
保險經紀公司因為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相對來說從0到1的基礎培訓比較薄弱,更多的是對各家保險公司產品的講解和探討。因此,要求經紀人對於本行業已經有一定的理解,對於客戶和產品的把控程度更高,這樣,才能真正找到合適客戶的方案。從另一個角度說,不再有保險公司的制度化培訓,各保險經紀的自學能力,專業知識能力也會相差很大。
總結:各家保險公司的培訓主要集中在本公司產品內部的分享和案例研究,縱向比較較多。保險經紀公司主要集中在各公司產品的研究,橫向對比較多。
區別二:選擇不同,立場不同
個人認為,保險經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保險代理只能代表本公司的立場,但保險經紀卻能更多的代表客戶,立場更中立。這也是以前最困擾我的問題。
隨著對其他家保險產品的了解,以及身邊朋友越來越多的考慮香港保險,我發現的確誰也無法否認別的公司可能有性價比更優的方案。畢竟多到不可想像的公司要進軍保險業呢,比如九鼎近期收購香港某保險公司,比如各銀行都有合作的保險公司。如果自己都已經認可別家保險產品,如何做到再推薦給客戶?如果不知道就算了,否則再有利益驅動,我也實在過不了良心這一關。
在保險經紀公司,無論內地還是香港的保險公司都很多,產品線非常豐富,客戶的可選擇度比較大。例如,除了壽險,財產險(車險)、意外險、高端/中端醫療、儲蓄分紅險等都可以橫向對比,內地和香港的保險產品對比,在我看來,這一定是未來保險行業發展的趨勢。
總結:這就是驅使我去保險經紀公司的最大原因。在保險經紀公司,可以最大程度的從保險銷售過渡到保險諮詢,客戶的選擇權利更多,我本人的重要性更明顯。我一方面幫客戶科普各種保險知識,另一方面為客戶設計保險方案。正因為不屬於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才能更中立,更客觀。
區別三:認知不同,地位不同
其實在國外,保險行業已經非常普及。無論保險銷售還是保險經紀都比較常見,不會受到國內這樣的不解甚至排斥。國內的保險行業處於剛起步階段,但是很欣慰的看到雖然總的來說這個行業整體素質比較低,但是仍然有人品好,素質優的人員。海歸、名校神馬的也佔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在保險代理公司工作時,無論我如何為客戶著想,總有人認為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產品推銷給他們。後來我漸漸明白,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無論再好再牛,也無法解決別人這樣的看法。
總結:現實的說,我也希望保險諮詢可以像法律諮詢一樣,如果你不懂,來找我。我們平起平坐。而不是我去找你,硬性推銷給你。明明沒有,卻總感覺低人一等。
區別四:保險經紀PK保險代理?
我無意把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對立起來,正如我不願對立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完全在於個人的選擇。近日和某保險代理公司的前輩交流經驗,我發現,其實我做的是廣度的延展,而她做的是深度的挖掘。每個客戶的想法不同,我也無意左右別人的想法,更不會覺得身邊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我的客戶。只不過覺得,如果你想要買水果,我可以提供蘋果,我無法保證最好(不過誰又能保證最好呢?),但我還能提供香蕉,你願意考慮么?
區別五:香港保險代理人VS內地保險經紀
身邊很多朋友考慮香港保險,問為什麼不直接去找香港的保險代理人呢?
我的答案是OK的,但是既然可以代理香港友邦、保誠、安盛等多家香港保險公司,你是否覺得多個選擇呢?
更可況,作為內地人,和內地人好溝通,不存在語言問題。人在內地,一旦理賠起來,也可以直接服務大家,比大家全靠自己搜集各項資料寄到香港要好的多吧。
區別六:香港保險經紀VS內地保險經紀門檻
身邊很多朋友考慮香港保險,問為什麼現在大部分都是經紀公司為主?
因為,香港的從業資格考試,保險經紀牌照比代理人牌照難得多,一般都是有了保險代理資格的人,脫穎而出才會去考經紀人牌照。
「屁股決定腦袋」,正因為立場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有些代理人只熟悉自己家的產品,並沒有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比較產品,而經紀人卻可以隨著客戶的需求,調動產品庫的各類產品,匹配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