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vs重疾險
隔壁老王,買了50萬重疾險,一個年報銷額100萬的住院醫療險。很不幸,第五年,老王中招了,得了胃癌。好了,怎麼辦,必須要住院治療進行手術了,對不對。
重疾是怎麼賠的呢,在老王確診得了癌症之後,保險公司就一次性賠付50萬,和他實際看不看病花不花錢花多少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要確診得了癌症,馬上賠付,50萬到手。
老王拿出幾萬塊做紅包,很快聯繫上住院手術。這時候,花費一筆一筆不斷地來了,各種檢查費,藥品費,器械費,床位費,手術費,等等。手術很順利,十幾天之後,老王出院了,一結賬,七七八八花了20萬,其中,社保報銷了5萬(也就這麼多,可能都說多了),自費了15萬,這個錢,不管有沒有醫療險,都要自己先掏的哦。拿著這15萬的票據單證,到保險公司去報醫療險費用,扣掉免除額及不報銷的項目後,根據合同約定賠付,有可能賠了12萬。你說,那很好啊,自己沒花多少錢。但是同志們,別忘了,老王得的不是感冒,是癌症啊。感冒康復要一周,傷筋動骨100天,癌症可是要挺過5年哪。
怎麼挺?除了定期複診檢查遵醫囑之外,還要補充營養啊,吃蟲草啊,康復啊,打很貴的針啊,當然,還要有人貼身照顧老王,不能累著,對不對?所以,有可能額外需要一個家人或保姆來照顧。這哪一樁樁,不需要錢哪?而且每一分錢,都得自掏腰包哦,社保不管,醫療險也不管哦(你沒有發生醫療費用嘛,醫療險怎麼可能管你)。這些錢加起來,絕對不比治療費用少。但是因為有了50萬重疾理賠款,老王不用拿銀行存款,也不用苦哈哈繼續上班了,這些,是重疾險的作用,是醫療險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你說50萬也不夠啊,可不是咋地,得了重疾之後的支出,真的非一般人能想像。
簡單總結就是:醫療險是以發生費用為前提且需要先行墊付的所有費用報銷合計不可能超過實際花費的報銷型險種;而重疾險是一次性給付的與實際治療費用沒有關係的可以拿來做長期康復以及補償收入損失的險種。
壽險是給家人的身價
說完重疾,再說說壽險,就是人沒了,給家裡人留下多少錢。這筆錢,絕壁不是自己用的,是留給家人的。所以,很多丁克族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要壽險幹嗎,我要走了,我們家那位還能活得好好的,我不需要給他留什麼錢。但是,一旦有了孩子,人的觀念馬上會變,尤其是女性,天天有被害恐懼症,心想著萬一自己哪天沒了,孩子可怎麼辦哪。等等,這位女士,女生壽險比男生長,別急著抒情。家裡最需要買壽險的不一定是愛最多的那個人,而是你們家掙錢最多的那位,是這個人突然不在了,家庭就難以為繼的人,比方,房貸沒人還了,全家生活質量受影響了,孩子教育和將來沒保證了。這種風險,發生概率可能不會太大,但是一旦發生了,是家庭無法承受之重。這個人,必須,一定要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