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買香港保險的理由?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相當發達,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2013年香港的保費收入達到2,907億港元,相當於香港的GDP的13.7%。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險公司是在海外註冊的,其中以美國,英國公司為主。對於國內的投保人士,如果想要買國外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香港是非常理想的選擇。於是內地很多富人紛紛前往香港購買保險。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的數據,去年,內地居民來港購買的保單超過10萬份,佔香港保費收入的16%,內地保費收入增長11.2%。相對於增速放緩的大陸經濟來說,香港保險業的內地生意可以說是紅紅火火。

為什麼內地土豪們都這麼喜歡去香港買保險呢?

除了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有比較健全的法規,市場競爭比較全面之外,還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因素:

  第一,重大疾病保險更便宜

重大疾病保險是大陸人去香港購買保險時,非常流行的險種。相比之下,中國本土保險公司保險疾病範圍小,而且年費高。據媒體報道,每年繳納一樣的保費,在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保額相差可以達到5倍之多。

為什麼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險這麼便宜呢?其實是因為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保險實際上是沾了香港的便宜。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對此的解釋是:「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

所以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等於是用香港的價格買了內地的保險,實際上沾了香港的便宜。

第二,儲蓄類保險收益高

中國人自古望子成龍,很多富裕家庭也更願意給孩子買一些儲蓄類保險。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積累的資產就會越來越多,最後用在孩子上學,生活等方面。

以某內地保險公司的一個計劃為例,如果選擇10年繳費,每年1萬元的話,可以保障到80歲,每年可以領取從1%開始每年增加1%的「成長金」,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果按照這麼計算的話,這個保險計劃的年化收益率僅為3%。

而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則沒那麼複雜,以某英國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為例每年交20萬元港幣,連續繳納10年,到20歲時可一次性提取411萬港幣,或者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827萬港幣。這麼算下來,年化收益率超過5%。

相比之下,儲蓄類保險在香港不光設計簡單,而且回報豐厚。

第三,富豪們的遺產隱憂

國內有不少傳言稱中國將要開徵遺產稅,這讓自古以來都有傳家習俗的中國人有一些難以接受,尤其是對這些年裡富裕起來的企業家們。如果按照201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來執行遺產稅的話,遺產稅的徵收方式如下:

遺產稅採用累進稅制:80萬起征,80萬以下的部分不徵稅,80萬-200萬、200萬-500萬、500萬-1000萬以及超過1000萬的適用稅率分別為20%、30%、40%、50%。

對於某些企業家的後代來說,遺產稅將非常沉重——超過80萬的部分,最低將被徵稅20%。如果父輩留下3000萬遺產,則需要納稅1034萬。

而有意思的是,香港在2006年取消了遺產稅,這讓很多擔心遺產稅的富豪們紛紛前往香港給子女辦購買保險,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可能出現的遺產稅。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4-30
下一篇 2016-04-30

更多相關內容

  • 為什麼富人愛選香港保險?

    「富人都這麼有錢了,即使生病或發生意外也足夠應付,還買一大堆保險幹什麼?」對於百萬以上的保單頻頻出現,人們曾有以上疑惑。富人顯然不是傻子,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財富秘密呢? 「他們是真正懂保險的人。」對於動輒百萬的天價保單,資深理財師朱小姐…

    香港保險科普 2016-06-06
    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