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相當發達,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2013年香港的保費收入達到2,907億港元,相當於香港的GDP的13.7%。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險公司是在海外註冊的,其中以美國,英國公司為主。對於國內的投保人士,如果想要買國外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香港是非常理想的選擇。於是內地很多富人紛紛前往香港購買保險。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的數據,去年,內地居民來港購買的保單超過10萬份,佔香港保費收入的16%,內地保費收入增長11.2%。相對於增速放緩的大陸經濟來說,香港保險業的內地生意可以說是紅紅火火。
為什麼內地土豪們都這麼喜歡去香港買保險呢?
除了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有比較健全的法規,市場競爭比較全面之外,還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因素:
第一,重大疾病保險更便宜
為什麼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險這麼便宜呢?其實是因為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保險實際上是沾了香港的便宜。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對此的解釋是:「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
所以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等於是用香港的價格買了內地的保險,實際上沾了香港的便宜。
第二,儲蓄類保險收益高
以某內地保險公司的一個計劃為例,如果選擇10年繳費,每年1萬元的話,可以保障到80歲,每年可以領取從1%開始每年增加1%的「成長金」,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果按照這麼計算的話,這個保險計劃的年化收益率僅為3%。
而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則沒那麼複雜,以某英國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為例每年交20萬元港幣,連續繳納10年,到20歲時可一次性提取411萬港幣,或者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827萬港幣。這麼算下來,年化收益率超過5%。
相比之下,儲蓄類保險在香港不光設計簡單,而且回報豐厚。
第三,富豪們的遺產隱憂
國內有不少傳言稱中國將要開徵遺產稅,這讓自古以來都有傳家習俗的中國人有一些難以接受,尤其是對這些年裡富裕起來的企業家們。如果按照201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來執行遺產稅的話,遺產稅的徵收方式如下:
遺產稅採用累進稅制:80萬起征,80萬以下的部分不徵稅,80萬-200萬、200萬-500萬、500萬-1000萬以及超過1000萬的適用稅率分別為20%、30%、40%、50%。
對於某些企業家的後代來說,遺產稅將非常沉重——超過80萬的部分,最低將被徵稅20%。如果父輩留下3000萬遺產,則需要納稅1034萬。
而有意思的是,香港在2006年取消了遺產稅,這讓很多擔心遺產稅的富豪們紛紛前往香港給子女辦購買保險,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可能出現的遺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