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內地保險4月起保費漲價?

近幾天,有關一則《內地保險4月起保費全面漲價》的新聞在朋友圈廣為傳播,暫時無法判定其真假,有內地某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說,暫時沒有接到漲價的通知,作為一個香港保險的行業評論人來說,這則新聞的可靠度不是很高,如果真的漲價的話,那麼內地保險跟香港保險一比,更加沒有優勢了,原本內地保費就比香港保險保費高,一般來說,高30%左右。

那麼為什麼香港保險保費便宜呢?

首先要強調的是,「香港保險便宜」是要建立在同等產品,並且保額相同的情況下去比較的。香港的保險公司都是經過大浪淘沙,充分的市場競爭而留下來的,是市場自然選擇出來的優勝者,而勝出的產品在產品結構上已經趨近於相同。香港保險的整體水平已經進化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競爭完全是看公司實力、資本運作能力以及代理人的專業服務水平了。

再說回保費的問題,精算師在核定保險費率的時候,是有很多的變數需要評估的,主要與三大變數有關:預定死亡率,預定利息率和預定業務費用率。當然,政策有的時也會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和保險公司的管理風格、投資風格、資金池的雄厚程度等因素有關。

我們就以壽險為例,簡單解析一下保險的保費結構:

P保費 = A(風險保費) + B(附加費用) + C(儲蓄保費,即保單的現金價值)

A(風險保費),與預定死亡率息息相關。這個要從香港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平均壽命及死亡率來說明比較直接。日本「本厚生勞動省」2016年報告顯示,香港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均排名世界第一,分別為81.24歲和87.32歲。而香港的死亡率也較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香港死亡率為4.95%,中國內地死亡率為7.17%,香港遠遠低於內地。

平均壽命長並且死亡率低,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保險理賠率低,這就會大大降低保險公司的風險成本,所以精算師在核算的時候,風險保費這塊就會相對低很多。因為說白了,保險公司就是運用大多數客戶的不理賠的錢去理賠需要的客戶,所以如果一個地區的理賠率很低,那這部分風險保費自然就不高,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B(附加費用),這塊主要是對應「預定業務費用率」,也就是類似於財務報表中的「管理費用」,公司每天維持經營都會有各個方面的支出,尤其是保險行業,廣告、營銷、代理人傭金等方面都會佔比較大。而相對於內地保險,香港保險廣告做的非常少,主要是以產品的品質和性價比等優勢靠客戶口碑營銷,同時保險公司管理規範、流程清晰、從業人員素質高,再加上一整套完善的培訓機制,這無形中降低了大量運營成本。另外,為了進一步降低費用,香港保險設定的公司直屬代理人(即我們理解的公司直屬員工,而並非中介)的傭金相對較低,把更多的實惠帶給客戶。

C(儲蓄保費,即保單的現金價值),主要被「預定利息率」所決定,這個相對重要一些。如何去理解?所謂保單預定利率是一種「折現」的概念,如果保險公司預先算出未來保費運用的投資回報率愈高,也就是預定利率愈高,那麼現金價值也愈高,則所收的保費就愈低;相反的若預估回報率愈低,那麼現金價值也愈低,而所收的保費就愈高。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預定利率一般較高並且相對穩定,適合長期持續和投資,所以這部分的保費相應就會較低。這裡還要簡單介紹下香港保險的情況,香港不同的保險公司對於保單分紅方式也略有差別,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英式分紅和美式分紅,具體解釋起來略複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提出來我之後專門講。直接給出結論:英式分紅長期分紅收益高但短期有波動,美式分紅長期收益低但短期相對穩定。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3-06
下一篇 2017-03-08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保費比內地便宜3成 打入內地小城市

    【今天的香港東方日報新聞】:香港保險業步入大時代!國內客戶新單年增48%,香港保單打入內地小城市,保費便宜過內地三成,保障額度卻高出極多,人性話高效快速的理賠口碑讓大家紛紛認可香港保險。 內地客著重口碑 以壽險及危疾保為例,保險公司所收的保…

    2016-08-30
    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