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醫患關係怎麼樣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醫患關係一直處於被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網上搜「打醫生」新聞一大堆,更有「全院醫生帶鋼盔上班」的奇葩新聞,而與我們同屬一個中國的香港醫患關係卻出奇的和諧,這麼多年來很少看到香港「醫患糾紛」事件發生。香港的醫生真的那麼好嗎?讓小編來為你揭秘一下!

香港醫生不是那麼好當的

想要降低醫療糾紛的概率首先必須得有好的醫院和好醫生,說實話,香港的醫生執照考核真的會難到「超乎你想像」。

在香港想要拿到醫生執照首先你得經過包括專業知識測試、醫學英語技能水準測驗 、臨床考試三大關,涉及到的考試內容包括基本科學、醫學道德、社會醫學、內科、外科、骨科、精神科學、兒科、婦產科等科目。

在通過這三大考試後考生開始在指定醫院或者醫療機構進行為其12個月的訓練及評核,審核全部通過才能拿到醫生執照。

同時能夠通過這一系列考核的考生其實早已具備了十分專業的醫護能力和素養,質量保證過關

香港醫生、醫院靠口碑拉人

在中國大陸患者常常會害怕醫生會「亂開藥方、亂檢查」,然而香港醫生的收入則完全不與開藥提成和檢查項目所掛鉤,而是和他的口碑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香港,醫生的口碑越好、慕名而來的患者越多,收入就越高。

與此同時很多香港私立醫院也是建立在這種良好的口碑上面的,所以在香港你會看到私立醫院的醫生經驗往往比公立醫院還要豐富,醫療效果比公立的不遑多讓,許多私立醫院的醫生是在公立醫院中有著十分雄厚的口碑和影響力之後才敢獨自開立醫院

8個部門處理醫患關係

在香港每一家公立醫院都會有病人關係主任或病人關係經理負責病患、病患家屬與醫院之間的醫患關係處理,如果未解決問題患者可以上訴到香港醫院管理局,如果香港醫院管理局的處理結果仍然不能讓患者滿意便可到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立法會秘書處、食物及衛生局、申訴專員公署等8個機構去投訴。

在如此重的監管力度之下醫院很難在用藥、檢查甚至是醫療流程方面做手腳,只會越來越注重醫院的醫生職業水平、醫療技術、醫療設備和病患溝通能力等方面,保障以最大的限度降低醫患糾紛的產生。

當一家醫院的客源不依靠商業推廣而是靠口碑,當醫生的工資不再與提成掛鉤而是口碑,當醫生收紅包、醫患糾紛問題有八九個部門盡責處理,它的醫患關係不好也難,這便是香港醫患關係「不緊張」的秘密所在,一切以患者為先。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2-20
下一篇 2017-02-21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