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保,窮人為何還是看不起病?

導讀:

為救身患尿毒症中末期的二兒子,鼻癌複發的母親放棄治療,並提議由弱智的四兒子捐腎救哥,但醫生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為他無法確定這是否老四的真實意願。這個手術做還是不做,成了一個難題……

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母親鼻癌複發,兒子急需換腎,在這麼殘酷的命運面前,高額的醫療費讓母親做出了兩個選擇,一是自己斷然放棄治療,二是讓弱智的兒子捐腎救哥。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貧窮與疾病總是攜手而來,欺弱懼強。「如果你治了,我就不治了!」母親這樣對兒子說。如果不是窮,誰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如果不是窮,哪個母親會讓弱智的兒子再捐出器官,但是在現實的困境里她沒的選擇。世界上哪一份母愛,不是擔憂,不是憐愛,不是苦難與辛酸的守望。

很多網民說現在有醫保了呀,是,醫保實施多年了,但窮人還是看不起病。一場大病進了醫院動輒十萬、二十萬幾十萬,即便能報銷一部分,對困難家庭仍是一個天文數字。況且住進醫院雜七雜八的費用,很多貴重藥品或項目都不在報銷範圍內。一些地方醫院恰恰會鑽醫保的空子,用百姓的話說,原來3千元能看好的病,現在至少要五六千,除掉報銷的部分,錢還是沒少花,醫保讓一些基層醫院富了起來。

一場大病就會拖垮一個家庭,一個癌症病人的治療費用更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樣的家庭拿什麼來承擔兩個人的費用。在解決了缺錢救誰的難題後,面對兒子20多萬元的換腎費用,只能讓弱智的兒子捐出腎源。有很多網友指責這位母親和這個家庭,認為讓一個已沒有行為能力的人再捐出臟器太過於殘忍,可不這樣又該如何?眼睜睜就看著另一個生命慢慢消失。

今年農村醫保報銷上限調高了不少,但困難家庭依然看不起病,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一些讓人可觀的數字。什麼時候也能讓窮人也看得起病,讓窮人不再視自己的生命如草芥?

商業保險補充醫保必不可少 

事實上,社會基本醫保和大病醫保,對參保人員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費用和大病醫療的自付比例和金額相對比較高。關鍵是罹患重大疾病後,很多特效藥和手術器材需要進口,基本無法通過醫保目錄報銷。而特需病房等住院費用也不在社保報銷範圍內。

商業重疾險是一種報銷型的保險,只要你確診的疾病是符合保險條款中的保障對象,那麼就可以一次性獲得保險公司的給付,可以及時有效地提高醫療質量。對醫保覆蓋對象來說,重大疾病險可作為一種補充手段,而對沒有納入醫保範圍的人來說,重疾險尤其重要。

有記者曾調研過同屬於內地某保險集團的在內地和香港的兩家人壽保險子公司的產品,同為終身人壽保險,相同保額,相同交費年期,香港公司的價格不到內地公司價格的七成;同為重大疾病保險,相同保額,相同交費年期,兩家公司的產品價格相近,但香港公司的產品提供的保障範圍較寬,提供多次給付,而且,還具備分紅功能。 

前段時間遇到一位朋友向我打聽香港保險相關的問題。諮詢完了,她在我的建議下,近期也赴港為自己購買了重疾險,她告訴我,之所以選擇去香港購買重大疾病險,是因為香港保險保障範圍則大得多,涵蓋了儘可能廣的疾病,且提供輕症保障和多次給付,不再是「保死不保生」。 

必須要告訴大家,目前香港保險是全球保障揭秘 <wbr>人民網:有了醫保,窮人為何還是看不起病!「只要你在香港買了保險,不管你是工作、學習還是怎麼樣,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疾病或意外,均可享受香港保險產品的保障」。目前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居民也開始諮詢香港保險,他們也逐漸考慮來香港購買保險產品。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4-26
下一篇 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