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香港儲蓄類保險和澳門儲蓄保險以及醫療保險建議書上,經常可以看到現金價值、保證續保這個詞,比如非保證現金價值、保證現金價值等,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保證現金價值,以及我們在選擇儲蓄保單時,需要注意哪些。
什麼是保證現金價值?
特別針對有儲蓄成分的保單,例如終身分紅險、萬用壽險、儲蓄保險等。保險公司必須根據合約條款向客戶實現所保證的承諾,風雨不改,即使日後的理賠經驗有變、營運成本有提高,甚至投資失利,保險公司都必須派發標示的保證現金價值。
讀者可能對保證機制感到好奇,到底背後是如何運作?其實不難理解。在收取客戶的保費後,保險公司會隨即進行投資,佔大部分是主權國家的長期債券,以賺取保證回報。
如果客戶投保一份10年期的儲蓄保單,保險公司只需要將保費投資在年期相近的國庫債券,並持有至到期,扣除利潤及行政成本後,餘額便是屬於保單持有人的保證現金價值了。
保證成分並沒有統一標準,即使付出同一保費,不同保險公司會提供不同的保證現金價值,讀者不妨多加比較。
什麼是保證續保?
常見於醫保及意外保合約,也是保護客戶受保資格的重要條款。雖然保險公司能透過精算,去釐定每個客戶的保額上限,卻不能準確地預測,每年出現索償的機率及次數。亦即是說,賠金支出有可能會超出預算,甚至有虧損的可能,長期而言對保險公司不利,必要時有權單方面與客戶解除合約,以防止損失擴大。
若保單條款清楚列明「保證續保」的字眼,受保人只要準時繳交保費,保險公司必須對其承保,確保受保資格不會受外在原因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