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概念上,吸煙人士相比起非吸煙人士,購買保單時需要繳納較多保費,其實只是部分正確,某些險種並不存在吸煙者及非吸煙者的價格分歧。換句話說,某程度上兩者在收費方面均是一視同仁。
而且,吸煙者在保單生效期間順利戒煙,保費亦有可能成功向下調整。相反,中途變成「煙民」,亦需要上報保險公司重新核保。筆者希望能夠幫助解除眾煙民心中的投保疑惑。
吸煙人士之所以被要求收取更高保費,是保險公司基於健康風險的考慮。常言道「吸煙危害健康」,雖然醫學上未有充足證據顯示,吸煙會直接令死亡率上升,但卻會提升患病的機率,從而間接提升死亡率。當中包括了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眼睛、皮膚、頭髮、骨骼和肌肉等疾病,以上都是保險公司核保部時,最關注的項目。
只要健康風險上有異動,保費便會作出相應調整。始終風險高的人士,會有較大機會向保險公司申請索償,從而增加保險公司的賠金負擔。
購買人壽和危疾會增加保費
吸煙人士購買人壽及危疾保險,會增加保費,當中的利益關係也是最為直接。一般而言,吸煙者的保費會相對地提升25%至35%,視乎合約年期、保額、保單類型而定。由於保費成本被提升,然而保額沒有相應增加,令槓桿比率下降,心理上「好唔抵」,這也是其中一個令煙民投保卻步的原因。
難道吸煙人士買保單,一定會蝕底?含有現金價值的保單通常是採用分紅機制,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後會作出相應的投資。倘若分紅實現率能夠達到100%或更高,煙民將來成功對沖財務責任的機會也會愈高,盈餘也會較多。
![cig1 959308365ff6da7d86686](https://images.hkinsu.com/2020/11/2020110607424683.jpg)
部分保單不會增加保費
市面上有部分醫保產品是計算劃一價錢的,即是吸煙者及非吸煙者之間沒有任何價格分歧,意味著非煙民要合力承擔煙民的患病風險,也算是煙民投保的其中一項誘因。
另外,吸煙習慣也不是意外保最為重要的核保條件,反而職業風險及過往受傷史才是關鍵,所以煙民也沒有因此而被加價的煩惱。
只要好好善用比較平台,了解保險公司的定價準則,吸煙人士投保也不一定蝕底的。以下也是現實中常見的情況。 如果保單供款期未完,吸煙人士戒煙後,保費有可能被調整至正常水平,惟需要符合特定條件。一般需要在戒煙後一年才可提出申請,同時需要以自付形式,提交某幾類的報告,例如尼古丁、尿液、血液和醫生報告,以及須填寫保險公司的問卷等。當申請人以上各項都通過的話,保單有較大機會變回正價。
相反,如果保單生效後中途染上煙癮,雖然大部分保險公司,未有要求需要重新申報有否吸煙,但筆者建議應儘早向保險公司申報。即使要附加額外保費也在所難免,只要堅守最高誠信精神,日後的保障才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