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還能火多久?

赴港買保險的人在過去五年里增長了7倍,未來還會繼續火嗎?

《國際金融報》記者就這一現象做了調查,香港保險單有啥優勢?目前銷售情況如何?中國大陸投保者購買風險有哪些?政策監管邊界在哪裡?

香港保險有啥優勢

一、產品誘惑力大

相比於在大陸投保,香港保費較低、保額較高;特殊險種可以接受更高年齡投保;投保金額一般沒有特別限制;投保數年,保障至終身;重疾保障範圍比較大;嚴入寬出,全球理賠。

二、提供美元產品

與內地只有人民幣一種計價幣種相比,香港很多保險產品有港幣和美元兩種計價幣種,有的保險產品甚至設計成只有美元計價。而隨著美元步入加息周期,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香港美元產品吸引力越來越大。數據顯示,自中國央行2015年8月11日宣布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人民幣持續貶值,香港保險迎來了一場爆髮式增長。

三、是資產轉移的途徑之一

由於在香港購買保險產品,客戶可以直接刷銀聯卡繳費,不用受每年5萬美金限額的外匯管制,因此香港保單成了一些客戶將內地部分資產轉移至香港的有效工具。由於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資本管制限制少,日後客戶可將其在香港的資產再自由轉移至其他國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國銀聯國際發布了最新指引,銀聯卡境外刷卡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不過可以多次刷卡。此舉被視為是繞過外匯管制來實現資金合法出境的重要途徑。

四、保險代理們發財的機會

大陸居民需求過大,一些保險代理人一個月的傭金收入高達1.6萬美元。現在不止保險代理人在宣傳香港保險的好處,第三方投資管理公司、證券公司、銀行業開始介入,他們通過內部推單形式向優質客戶資源推薦,讓香港保險花樣越來越多。

市場究竟有多熱

為了切身體驗香港保險市場的人氣,《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以客戶身份,向銷售香港保險的銷售員車小姐了解道,進入9月開學季,兒童年金儲蓄險異常火爆。

車小姐:「你想了解哪方面?是自己買還是給孩子買?」

記者:「最近開學了,我想問一問孩子的保險有哪些?」

車小姐:「孩子買的最多的是儲蓄型的。」

接下來,互加微信後,對方發給記者一份「儲蓄險案例匯總」。具體內容如下:孩子出生時,年繳5萬美金,繳費五年,總繳保費25萬美金。保單價值分提取和不提取兩種。

記者:「上海年輕父母買的多麼?」

車小姐:「超多的,現在香港保險很火,都是年輕人去買,香港都排隊,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8月31日公布的上半年香港保險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保險行業上半年總保費收入2075億港元,同比增長12.2%。

其中,內地客戶貢獻新單保費收入301億港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億港元),佔個人業務新單保費(815億港元)的比例也達到了37%,而2015年底,這一比例僅為24%。

投資者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還需要注意匯率風險。

「本來以為受監管了,買保險的人應該減少,怎麼還這麼多啊,大家不擔心五年內的風險嗎?」記者就此擔心詢問銷售員車小姐。

「關於五年內最大的風險就是匯率風險,如果美元貶值,那收益就大幅下降,但是未來幾年我們還是比較看好美元的。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客戶都排隊去買了。您可以新聞看看,火到中國都眼紅,要限制刷卡額度了。」

車小姐反覆強調,「給孩子買年金儲蓄險,最大的問題就是匯率風險,這個也不是保險公司難以控制的,但就目前來看,美元還是有空間的。」

另外一個因素是投資回報率風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原保險業資深人士(目前在互金行業從事與保險相關的職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第一,香港保單的承保人是香港保險公司,內地居民的這些資金投給香港企業,資金的安全,投資和收益,都取決於香港本身的投資環境穩定性的變化。

第二,中國大陸市場成長速度較快,市場回報率仍然有優勢。

該資深人士建議,「內地投保人不應該過度跟風。

監管層有何動作

目前沒有人能說清楚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始於何時,但監管部門納入監管範疇始於2003年,今年在監管力度上更是加強。

今年2月份先是銀聯出台「限購令」,設下每次刷卡5000美元上限;4月份,保監會又發文揭示風險;6月份,再次發布了《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劃定了非法銷售香港保單的「紅線」,動真格地嚴打非。不過,赴港買保險的熱炒並未降溫。

就猶如國際金融報中提醒的那樣,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匯率風險和投資回報率風險,香港保險之所以能夠受到內地高凈值者的歡迎,其對抗這兩大風險的能力是重要原因:

1、對抗分風險,分散投資。

香港保險是以港幣或美元來投保的,可以抵抗人民幣貶值帶來的虧損。這幾年的歐元疲軟、人民幣貶值,再次證明美元是世界主導。繼日元、盧布、歐元之後,危機已經殺到門前!配置美金資產,成為了必要。

2、香港保險投資回報率高

內地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有限,內地保監會限定利率上限為3.5%。而香港保險公司的利率可以做到4.25%甚至更高,保費低的同時紅利也比較高

所以,在香港,90%的產品如重疾險,人壽險,教育金等都是分紅型保險。除了住院險和意外險,還有其他消費型險,你想找到一個無分紅的儲蓄型險都是很難的。

3、避稅避債,轉移投資

香港沒有資本增值稅和遺產稅,且保險產品的隱私度保密度較高。對於在香港購買的人壽產品、分紅產品所得的賠償額或收益,是不用被徵收遺產稅或個人所得稅的。

且在香港「保險權大於債權」的法律框架下,如果被保人破產清算,他所購買的香港保險產品是不會被拿去償還債務的,這就幫被保人很好的保全了資產。

另外,前不久由X記理財社區對「內地網友是否考慮購買香港保險」發起了調查結果也顯示,4.0%的受訪網友表示已購買,29.0%的受訪網友表示「香港保險優勢多,打算購買」,26.1%的受訪網友不打算購買,40.9%的受訪網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見,有意願購買香港保險的的佔比較高。香港保險還會持續火下去嗎?我們拭目以待。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23
下一篇 2016-10-07

更多相關內容

  • 內地人選擇購買香港保險的原因

    1、市場成熟 香港保險業有一百七十年的悠久歷史,監管制度完善,內地保險業才三十多年,勢必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2、高額保障 以小朋友的重疾險為例,在國內最多可買到30萬人民幣,在香港買保額30萬美金免體檢。 3、費率低 同等保額的壽險,在…

    2016-08-30
    9.2K
  • 陳茂波:希望香港保險業可在大灣區分銷產品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日出席一個保險業論壇時表示,截至2030年,「一帶一路」基建投資將達約1.7萬億美元,相關項目需要保險業配合,以抵禦地緣政治及金融風險,相信將為香港保險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當日,「香港保險業的未來發展」論壇在…

    2018-09-10
    1.4K
  • (外)祖父母可以為(外)孫子女買香港保險嗎?

    現如今中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孩子在一個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不僅僅是父母非常關注孩子的健康、教育等保障問題,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更是十分關愛,在日常業務中,經常會遇到祖父母、外祖父母要為孫子女買香港保險,當然老人們的美好心愿我們…

    2018-03-03
    14.3K
  • 香港保監會: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市場表現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今天(2017年11月29日)公布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香港保險業在2017年首三季的毛保費總額為$3,632億,與2016年同期比較,上升了11%。 長期業務 2017年首三季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

    2017-12-01
    1.0K
  • 看看香港法律是如何看待內地人買香港保險的

    最近很多大陸的朋友了解到香港保險的優勢,都有意願到香港買保險,但是有一些朋友擔心可能會存在法律問題。所以通通特意查閱了相關的法律規定,讓大陸的朋友們更清楚去香港買保險是否受到法律保護。 法律規定: 內地居民赴港投保,是完全合法的 按照大陸法…

    2016-09-05
    8.6K
  • 2015大陸客赴港投保316億,其實大家買的都是這3類保險!

    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3月15日公布2015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2015年香港保險業毛保費總額為 3,658億元。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與二零一四年 比較,上升15.1% 至 1,313 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

    2016-04-27
    7.8K
  • 內地赴香港買保險偏愛重疾險,總保費5年激增7倍

    一個人30歲後,身體就開始傳遞衰老的信號,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買商業保險來保障自己的未來,尤其組建家庭後,如何選擇保險?先給孩子買還是大人買?是買內地險還是香港險? 1、購買保險,先給大人買還是先給孩子買? 根據鳳凰網健康頻道提供的一項樣本…

    2016-04-25
    1.2K
  • 為什麼排隊買香港保險?

    繼赴港買奶粉、搶黃金之後,如今「赴港投保」成為內地人追求的新時尚。面對政策的圍追堵截,購買熱情不減反漲。港產保單究竟美在哪裡?我們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單呢? 現象 內地居民保單佔比5年翻6倍 保障需求or轉移資產? 「實在是太火爆了,在保…

    2016-04-30
    1.7K
  • 2016年一季度內地購買香港保險佔香港總新造保單保費34.2%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在周二(5月31日)公布,香港保險業今年首季的毛保費總額為1010億港元,同比上升6.6%。 其中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升7.5%,有880億港元;非投資相連的個人人壽及年金業務保費收入升15.9%,有738億港元,而與…

    財經保險動態 2016-05-31
    945
  • 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的利與弊,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我會從保障範圍,保費和理賠方面來講一下優勢。之後,再從個體差異和法律的層面在講一下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和規避的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 香港保險的保障範圍是否比內地多? 就拿目前香港市場上比較受青睞的一款重疾險來舉例,包括54種…

    Chris Lee的專欄 2017-04-15
    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