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 香港保險業迎來最強衝擊

近年來,香港保險越來越受到內地人的喜愛,然而,香港保監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收入重挫近三成,四季度更是下滑明顯。

雪上加霜的是,在去年的政治風波下,香港保險來自內地客戶的保險大幅減少後,今年開年又遇上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香港已暫停了內地遊客自由行,並要求從內地入境的人士強制接受檢疫14天,因此,對大陸依賴較強的香港保險業再次受到衝擊。

「現在我的收入比之前少了90%。」香港一保險公司經紀人Eva無奈地表示。此外,受訪人士均對記者表示,由於自己的客戶大部分來自內地,政治風波加疫情的影響,業務量一降再降,2月份基本為零。但是,受訪的保險經紀人均對行業有了更大的信心,「疫情結束後,預計會有一波購買香港保險的小高峰。」一名「港漂」保險經紀人表示。

香港保監局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總額達到436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5%。其中,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60億港元,同比上升5.5%。但從單季數據來看,第三季度的保費從第二季度的136億港元下滑了28.8%,至97億港元,原因主要是受社會事件影響。

從內地訪客購買的險種來看,就2019年前三季而言,最受內地訪客歡迎的保險產品為危疾、終身壽險及醫療產品,分別占內地訪客新造保單58%、33%和3%。以付款模式計,約99%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即保費非以一筆過模式支付。

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港於2月8號起正式封關,至於重啟的時間,有香港人士向記者透露,收到下發的文件顯示開關日期暫定是5月7日。這對內地保單占業務量半壁江山的香港保險業來說,無疑在短期內對新增客戶量造成巨大衝擊。

「我的客戶都是內地的,現在沒法過關,我就沒發接單了,這個月的保單量基本為零。」從香港高校畢業後,Tina在香港一家保險公司實習,而後正式成為一名持牌保險經紀人。前兩年,在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的熱浪之下,Tina的業務可謂順風順水,加上她自己非常勤奮,頂峰時期的業務提成近百萬,可從去年三季度開始,Tina的業務量開始明顯減少,但還不至於沒有,現在遭遇疫情,業務則降至冰點。

在香港從事保險行業近20年的Eva,如今已經是香港一保險公司的小領導,積累了大量的人脈關係和客戶,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以前我專註做內地市場,現在開始做多了一些香港市場了,但內地部分依然是我的大頭,因此我的業務也比較受影響。」Eva告訴記者,香港的政治風波使第三季度的情況不是很好,今年1月份開始有了好轉,比去年12月好多了,可是又遇上疫情,2月份內地客戶全部停止了,而香港市場的業務以醫療險為主,因此這個月收入減少了近九成。

雖然業務量驟減,但受訪人士均表示,當下正好是苦練內功的時機,對他們來說,此時更重要的是進行團隊管理和鼓舞團隊士氣。

「以往這個時候我都會出差談客戶,但現在只能跟客戶保持線上溝通了,我會利用現在的時間來加強業務的學習,以及加強團隊的管理。」Tina表示。和Tina一樣,Benny也正在不斷自我調整情緒。「有些新人對當下的環境是有點心灰意冷和不知所措的。但對我來說,這些年經歷了不少挑戰,銀聯不讓用、外匯政策調整等等,最後還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所以我對現在的形勢倒也不會很沮喪。」Benny表示,他一直都沒有懷疑過行業的前景,目前就是等時機而已。對Benny來說,當下更重要的還有管理好自己的團隊:「我的收入除了靠自己還有團隊成員,所以要做好團隊成員的思想工作。」

國君非銀團隊在近期研報中表示:「2003年『非典』經驗顯示,疫情期間壽險保費增速有所下滑,2003年1-5月壽險單月保費增速同比分別增長64.1%、35.7%、22.0%、34.8%和19.8%,同比增速分別下降81.0pt、93.5pt、163.0pt、34.6pt和9.6pt。故我們預計此次疫情將在短期內對各家保險公司的新單銷售和新業務價值增速產生負面影響。」

同樣經歷過「非典」的Eva,面對此次疫情,很快能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態,非典的時候我們也同樣面臨業務下降,但這只是短暫的,很快就會回到原樣,要有信心。」

疫情當前,雖然業務將至冰點,但卻讓一些人看到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雖然我的業務量為零,但最近多了不少人來向我諮詢保險的事情,以前沒有意向的,或者有意向但不是特別緊急的客戶也主動來問了。」Tina認為,疫情印發了大家對疾病醫療保險的關注,從而激發了很多潛在客戶,相信疫情結束後會迎來一波購買香港保險的小高峰。

「在這行業近15年,如今我看到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大契機。」Eva也持同樣觀點。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4)
上一篇 2020-01-29
下一篇 2020-02-23

更多相關內容

  • 確診患上新冠肺炎 還能買香港保險嗎?

    隨著新冠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香港本地每天確診超過5000例,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問題,確診患上新冠肺炎 還能買香港保險嗎?相信也是很多人需要關注的問題,購買香港醫療險、香港重疾險、香港人壽(香港儲蓄分紅險)有什麼影響呢?香港保險公司對新冠肺炎確…

    2022-02-21
    1.1K
  • 香港信諾保險推新冠肺炎額外保障 強制隔離可獲賠2千元

    信諾保險香港宣布,就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特設額外保障」及相關措施,保障即時生效。 香港信諾醫療償款保險計劃 (包括信諾自願醫保系列或信諾醫療保系列) 之保單持有人或信諾本地僱員保障計劃成員,若不幸因懷疑或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需強制隔離,可一次性…

    2020-02-22
    1.3K
  • 新冠肺炎:17間香港保險公司因疫情推額外保障 三間非投保人都受惠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香港保險公司亦相繼推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額外保障。截至目前,本港已有至少17間保險公司針對疫情提供額外保障,包括安我保險(Avo)、保泰人壽(Bowtie)、Blue、友邦香港、保誠保險、宏利香港、AXA安盛、香港人壽…

    2020-02-22
    15.4K
  • 針對新冠肺炎 哪家香港保險公司 保障最全面?

    新冠肺炎的第三波疫情在香港漸漸緩和,但預料仍會在秋冬之際迎來另一波疫情,所以大家抗疫不容鬆懈。自新冠肺炎來襲,多間香港保險公司都推出針對新冠肺炎的額外保障,如住院現金、客戶強制隔離現金、豁免等候期、及特快理賠等,惠及新現有保單客戶,部分保障…

    2020-10-26
    8.7K
  • 香港友邦、宏利、保誠、藍十字等延長新冠病毒的保障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累計確診個案已突破4600宗。因應疫情發展,多間保險機構,例如友邦保險、保誠保險、宏利保險、保柏保險、安盛保險等均延長針對新冠肺炎的額外保障期,包括住院現金保障、隔離期間現金保障、身故恩恤金等,部分香港保險機構亦作出保…

    2020-08-25
    12.4K
  • 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保險的影響分析與建議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舉國上下共同抗疫,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採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範措施。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更是對投資、消費、出口等有很大衝擊…

    2020-02-19
    1.1K
  • 香港Avo保險推出新冠肺炎全新保障

    再有香港保險公司推出新冠肺炎有關保障,虛擬保險公司Avo保險表示,將向癌症保障及旅遊保障全年計劃的現有客戶,以及2月26日或之前購買這兩款產品的客戶,免費贈送新冠肺炎保障,保障期為45天(包括14天等候期)。 同時,推出適合大眾購買的限時新…

    2020-02-22
    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