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科普:保額低於100萬的重疾險等於沒買

看重疾險創始人怎麼說的:

我們需要香港重疾險

不是因為我們會死,

而是因為我們想好好活。

——重疾險創始人Dr.Barnard

再借用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管理、曾經是心臟科醫生、現在是重疾不重創始人的丁雲生老師的話:重疾險不是醫療險,而是一個收入損失補償保險。

深以為然。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刻剖析一下,重大疾病治療費用到底為啥需要上百萬。

首先,

請記住,

絕不僅僅是治療費用……

第一部分 看病治療費用

  這一定是我們所能想到的第一筆錢,多少合適?10萬,20萬?專業醫生建議,要想接受比較好的治療,這部分費用準備30~50萬比較合適;

·社保能報銷一部分,但,絕對不能完全指望社保。根據北上廣腫瘤醫院的統計結果,癌症治療中,實際的社保報銷比例僅為20%左右。如果是出國就醫,那社保就完全不用指望了。

第二部分 看護營養費用

  生病三分治七分養,大病更是如此。在醫院接受治療只是很短的時間,後期需要長時間的營養補充和護理。這部分費用也需準備30~50萬(不信?都知道腫瘤病人術後恢復吃冬蟲夏草很有用,價格呢?12萬每斤,一斤可以吃一年。)

再說護理的人工費用,醫院護工每天大約200元左右,好一點的保姆5000元/月不算高吧?五年,需要多少錢?

這部分的費用社保不包含,只能靠積蓄或者商業保險。

第三部分 收入補償損失

  這一部分費用最容易被忽視卻是最不該忽視的。一旦患上癌症,短時間內勢必不能再繼續工作。即使度過了關鍵的五年生存期,身體恢復不錯,五年之後重出江湖,但是到時候一來不能太過操勞,二來脫離崗位這麼多年,技能上也會有下降,所以,收入必定下降。所以,重疾險保額首先要涵蓋五年的收入損失。

還有一部分費用,就是家人辭去工作照顧病人的收入損失,如本文主人公郎永淳,不管日後用什麼手段謀生,因辭職而失去央視金飯碗是不爭的事實,這部分的損失,最好也要通過商業保險來補償。

綜上所述,重大疾病保險絕對不僅僅是疾病治療保險,更是收入損失保險。購買重疾險時,保額需要覆蓋治療費用、康復費用以及收入損失補償這三部分費用。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07
下一篇 2016-09-07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重大疾病保險應該買多少保額?

    有關香港重疾險,建議大家購買重疾保險的保障額度為家庭年收入的2到5倍。這樣即使出現重大意外也可以保障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家庭生活不受太大的影響,不至於因病致貧。尤其是作為家庭的主力,應該優先購買重大疾病保險,盡量保額最大化。   以下是目前一…

    2016-04-25
    9.3K
  • 當前情況下重疾險買多少保額合適?

    大家知道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帶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隨之而來就是各種重疾發生的年輕化,各大保險公司重疾險理賠的前三位依舊是:癌症、心臟病、中風。(數據摘自:友邦香港:2016年第四季度的重疾理賠報告。) 越來越多…

    2017-09-12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