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醫療、意外、危疾保險 遊行示威時仍有保障嗎?

近期香港發生多宗警民衝突,並屢次出現武力場面。之前有港台司機於執勤時受傷,香港保險公司最初因政府稱事件為「暴動」而不作賠償,及後又再處理他的個案。究竟在衝突事件中,保險產品的保障有沒有被削減?什麼情況下,保險的保障會失效?

在設計保險產品時,香港保險公司會考慮風險因素,不少旅遊保險、醫療保險會將「戰爭」、「恐怖襲擊」、「暴動」等列為不保事項,因為這些情況可能帶來難以預計的大量死傷,導致極大額的索償。至於其他保險種類,其保障範圍亦有所不同,本文將以自願醫保、人壽、危疾、及意外保險加以說明。

自願醫保

自願醫保是醫療保險,保障受保人的住院及部分日間手術的醫療開支。自願醫保的不保事項條款中,並沒有提及過「遊行」、「示威」、「暴動」、「恐怖襲擊」等,但就有明確指明,不會賠償因「參與非法活動」而產生的醫療費用。「參與」及「非法」是兩個重要的用字,在香港,經正常途徑申請的遊行示威是合法的。按條款字面理解,如果受保人參與合法示威時受傷入院,保險公司理應賠償醫療開支。

不過,如果遊行示威變得踩界,例如遊行路線或時間超越不反對通知書所批准的、警察表明示威者正「參與非法集結」、或政府為活動作出「暴動」定性後,受保人繼續參與活動而衍生的醫療開支,保險公司就有機會拒絕賠償。

至於受保人只是經過活動現場而受傷,並非參與其中,即使該遊行示威屬於非法,由於他並不是「參與」活動,按字面理解,保險公司仍需賠償有關的住院醫療開支。

可是,如果情況演變成「奪權」、「政變」、「戰爭」等,那麽,無論是否參與者、或是路人甲,保險公司都可按不保事項而拒賠。

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主要作身故賠償,爭議空間較少。實際上,一般人壽保險的不保事項是﹕若受保人於投保後一年內自殺,保險公司只會退還已繳保費,不作賠償。

危疾保險

一般危疾保險的不保事項有﹕投保後12個月內自殺、等候期內出現徵狀的疾病、及自致的傷害等。危疾保險的保障可適用於,衝突中導致失明、失聰、斷肢、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只要符合該疾病的定義,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意外保險

意外保險旨在保障因「意外」所致的醫療開支及傷殘。若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很難獲得賠償。於和平合法的示威中,參加者或途人受傷,意外保險應賠償損失。但假如現場出現武力衝突,受保人在明知有危險的情況下仍前往該處,不論是否路過或參與活動而導致受傷或殘疾,有些保險公司可能認為不是「意料之外」,就有機會拒賠。

部分意外保險的條款列明不保事項,舉例,友邦保險自選人身意外保險2就不保「抵觸或企圖法律的行為」,如果原合法的公眾活動被定性為非法,而受保人繼續參與活動,保險公司就有機會以此拒賠。

以下是多數保險產品對衝突情況的保障。讀者需留意,保險公司仍有機會自行詮釋保單條款內的字眼,因此要決定某指定保單在某特定情況下,會否賠償,最終或需視乎保險公司的決定。

20190725 b7bff5be 8728 4073 92a1 497e82b2c50f

經歷這兩個多月風雨飄搖的日子,一幕一幕觸目驚心的畫面,身為香港人,無不痛心。在這大時代,彷彿有作為,又好似微不足道,但由心出發,多點關心身邊的家人朋友,珍惜生命。筆者相信人性本善,守住良心,漫漫長路,繼續走。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07-23
下一篇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