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會主席:正研究落實「保險通」

「保險通」很有可能成為繼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之後,另一個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突破口。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主席鄭慕智日前表示,正在與內地積極溝通探索和研究如何落實「保險通」,並將效仿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方式採取封閉管道,避免資金外流。

隨著內地中產階級群體的崛起,內地居民尤其是大灣區內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需求日益增長,5月31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數據,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28億港元,同比上升7.9%,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6.4%。若「保險通」政策落地,內地居民或許不用再去香港投保,續保以及理賠等。

粵港澳保險要「通」了?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主席鄭慕智日前表示,正在與內地探索和研究如何落實「保險通」,為避免資金外流等風險,「保險通」將效仿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採取封閉管道,讓香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內從事試點銷售結構相對簡單、保障成分比較高的產品,而保單期滿紅利及理賠金必須全數返回內地。

早在去年5月份,鄭慕智就探訪中國銀保監會、外匯管理局和國資委,主動向銀保監會提出容許香港保險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設立保險服務中心,希望以大灣區成立保險服務中心作為試點,長遠目標是推出「保險通」。

對於此項建議,中國銀保監會表示可以考慮,但因繳費方面涉及一定外匯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在此之上,香港保監局提出了「封閉式管道」概念,借鑒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方式將香港和內地在保險市場連接起來。

至於「保險通」目前進展如何,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香港保監局,但截至發稿時間對方還未回復。不過鄭慕智此前在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上提到,短期內可行的是大灣區的「保險服務中心」,至於「保險通」則為中長期目標。在跟內地監管當局溝通後,內地監管當局認為香港保險業無論在產品及服務方面都走的較前及多元化,因此願意在政策框架下進一步研究保險通,若內地有適合的保險產品,亦可考慮拿來香港銷售。不過「保險通」必須先解決資金往返問題,屆時亦有可能定下額度。

除了外匯問題外,粵港澳保險互通還有諸多細節問題,比如內地對保險產品的定價有相對嚴格的監管要求,這與香港市場不一樣,內地保險產品到香港市場銷售,如何監管,以哪邊監管法律為準,這些都是需要明確的事項。

今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出台,《綱要》明確指出,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產品,為跨境保險客戶提供便利承保、查勘、理賠等服務。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機構。

「在政策利好下,三地保險市場互通是必然的,但考慮到外匯問題不會一下子放開,很大幾率是消費型和保障型的保險產品先試點放行,投資型的產品會逐步放寬額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和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表示。

醫療保障型產品最受內地居民青睞

日前,香港保監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香港毛保費總額達到1488億港元,同比上升12.3%。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28億港元,同比上升7.9%,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6.4%,在這些新造保單當中,約96%是醫療或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例如重疾、醫療、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約99%為非整付保費保單,即保費非一筆全部支付。而投資、儲蓄型產品保單數目以及保單費出現同比下滑。

F2E1D67E8E596E6F6BC5D0222628E53D13A782D8 size40 w558 h372

隨著內地中產群體崛起,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的需求日益增長,過去10年內地訪港客在香港購買保險的保費呈現爆髮式增長態勢,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為32億港元,2016年底保費增至727億港元,由於外匯管理趨嚴以及限制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理財型大額儲蓄保單以防資金「出海」,受此影響,2017年、2018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分別降至508億港元、476億港元,但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量仍然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內地居民去香港購買保險,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同時存在匯率風險以及外匯政策風險。此外購買香港保險以及續保、後期理賠必須本人親自到香港辦理手續,購買之前需要嚴格的體檢、申報材料,大大增加內地居民的時間成本以及資金成本。

「現在三地保險市場互聯互通已經到一個必要的時段,尤其對消費者來說,理賠不受內地保險法的保護,承保也有很多問題,這個通道應該打開。」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教授王國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友邦(香港)區域執行總監容永祺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議,應儘快落實「保險通」,加快灣區保險業發展,內地目前實行外匯管制,若由大灣區的服務中心代為收取保費,一方面可以回應內地居民對保險服務的需求,使內地投保人享有周全的售後服務,另一方面可以讓離岸的資金迴流內地,減少國家外匯損失。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19-05-28
下一篇 2019-06-23

更多相關內容

  • 粵港澳「保險通」加速落地 消費保障型產品或先放開

    中國內地媒體報道,「保險通」很有可能成為內地與港澳互聯互通機制下另一突破,或以香港保險公司的消費保障型的產品先行。 《第一財經》引述接近中央決策層的核心人士透露,保險在主要金融類別中擁有較高的安全係數,已有人提出「保險通」,要落實的話必須在…

    2019-04-09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