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鼓勵區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香港保險業界希望在內地設立客戶服務中心有機會成事。據悉,內地擬採用先行先試方式,認為服務中心宜選址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或廣州南沙等地區。另外,香港保險業聯會月前向會員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在內地設立客戶服務中心的期望,將儘快向保監局及港府專責大灣區事務的官員提交文件,冀當局在研究服務中心運作細則時參考市場意見。
內地提議前海橫琴及南沙
近年不少內地居民來港買保險,於2016年在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便達到727億元,佔當年本港整體個人業務新造保單保費39%,雖然數字隨後有所回落,但去年新造保單保費仍達476億元,佔整體市場的29.4%。隨著內地客在港投保的累計保單數目不斷增加,保險業界一直希望可在內地設立客戶服務中心,為他們提供查詢及理賠等售後服務。
消息透露,中國當局曾就服務中心的設立地點,提出前海、橫琴或南沙的選址建議,惟未有透露是否只可在這3個地區之中選出1個,抑或3個地區也可設立客戶服務中心。由於仍在研究,未悉最終會否落實有關構思。
市場人士認為,若規定服務中心要落戶指定地區,須考慮投保人是否夠集中,即投保人是否生活於附近地區,以及有關地區的設施能否配合,否則服務中心難以發揮效用。另有業界人士指出,最理想做法是容許保險公司自行選擇服務中心地點,可因應客戶所在區域定出最方便他們的位置,但一切取決於內地當局決定,估計日後服務中心必須聘用當地員工。
保聯收集業界意見交政府
由於中港兩地監管當局仍在研究大灣區內設立客戶服務中心的細則,保聯早前向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會員公司對服務中心的需要和期望,包括會否考慮由保聯設立中央的服務平台,令規模較小的保險公司亦可受惠,抑或寧願自行設立服務中心。
保聯行政總監譚仲豪回應表示,業界確有需要在內地設立服務平台,惟先要界定服務範圍,並且了解會員對服務平台形式的取態,目前正綜合及分析會員意見,將儘快把文件交予相關持份者,包括保監局及港府專責處理大灣區事務的官員,冀當局在研究相關細則時能參考業界意見。
國務院今年2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有關保險業的建議措施包括推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和醫療保險產品、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產品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以及為跨境保險客戶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及理賠等服務。綱要亦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保險機構在大灣區設立經營機構等,保監局曾回應稱,將與內地部委及業界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