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醫療險來說,大部分都是實報實銷的產品。因此,是否可以「保證續保」非常重要。
對於中國香港地區的醫療險產品而言,由於監管的要求,保單條款中一般都明確地有「保證續保條款」。那麼,很多朋友都會有如下問題:
1、應當如何理解這些「保證續保條款」?
2、在「保證續保條款」之下,保費會如何調整?
本文就來聊一聊這兩個問題。
香港地區的醫療產品,包括普通、中端及高端產品,一般有如下特點:
1、終身保障:只要受保人在世且繼續交保費,無論保單有沒有發生理賠,受保人終身都有保障;
注意:香港於2019年4月1日起推出的政府版標準自願醫保計劃,保障至100周歲。
2、保證續保:絕大多數產品均設有「保證續保條款」。
注意:香港於2019年4月1日起推出的政府版標準自願醫保計劃,保證續保至100周歲。
那麼,如何理解「保障續保條款」呢?有兩個重點:
1、只要受保人在投保的時候,通過了保險公司的健康核保,且在之後的每一年都按時交保費且依然在世,則之後的每一年,無需任何健康審查都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保障。
2、無論受保人之前有沒有提出理賠的申請,保險公司都不會因為之前的理賠記錄而調整保費。
第二個問題就是中高端醫療產品的保費具體如何調整?
醫療產品是純消費型產品,都是採用「自然保費制度」,保費會隨著受保人的年齡增加而不斷增加;此外,保險公司還會每年或者每幾年根據市場通脹率來調整保費。
所以,很多朋友擔心,由於保費是每年增加的,會不會某一年的保費突然變多很多呢?
其實不用擔心。
在每一個保單年度,保單持有人會首先被通知當年的保費,以及下一年保費的預計(只包含年齡調整,未包含通脹調整);在下一年的時候,實際需要交的保費,會比前一年看到的多一些,這多出的部分就是通脹調整。
只要市場的通脹率處於溫和狀態,那麼每年兩個因素加起來的保費並不會增加太多。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保險公司一般都保留保費的最終決定權,這是由於宏觀經濟及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決定的,和保險公司其他產品是一致的。當然了,除非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或者保險公司本身的經營有較大問題,一般不會存在保費異常調整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