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儲蓄型保險的五大誤區

相信很多人對儲蓄型保險都有過了解,也就是在內地稱為理財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經常我們會遇到的五大誤區。

2019050702104510

1.保費繳不出來怎麼辦?

主要是抱怨長期儲蓄險的供款期長、靈活性低,如果中間無錢供,就會有損失。

或可選擇保單貸款,客戶短期資金週轉困難,不想斷保前功盡廢,要錢應急但仍想繼續有保障的出路。

就像買樓一樣,付了首付,尾數分廿年供,但如果中間需要用錢,也不想賣樓後無屋住,便可以翻按給銀行,套現紓困。

而且就算保單未到期,但只要供了夠長時間,保單內的現金價值及紅利分分鐘已回本有餘了,就算斷供,都已經賺了。

最後,稍微有理財觀念的人也知道一個完整的理財計劃,必須照顧長中短線的需要。

2. 資金閉鎖

如果保單未到期但需要錢應急,但提前退保可能會蝕錢,保單抵押貸款,又要支付利息給保險公司,更覺得不合理。

保險是一種中長線計劃,就像你建屋築橋,事成後當然收穫豐富,但中途爛尾就血本無歸。這風險眾所皆知,但那些建築商為什麽仍會做?全因為事成後回報好,建築成本只佔公司資產一部分。

同樣,儲蓄保險的長期回報遠高於銀行存款,但風險卻低於股票,加上又無需打理,這著實吸引很多人。

再者,供儲蓄保的客戶,一般只會拿收入10%至20%去供,比例不算高,相比供樓,簡直小巫見大巫。

如果連那10%至20%的保險供款也擔心,那就更不用說買樓。

短期且靈活的工具,回報一定不高;缺乏彈性的長期計劃,回報自然穩定且高,所以,這亦是一種Trade off。

何況很多儲唔到錢的人並非收入不高,只是所用的工具太靈活,加上世上有太多引誘,令錢無時間在工具內成長,所以這種資金封閉產品對自制力差的人來說簡直是必須品,壞處也變成好處。

3. 儲蓄加保險,一兼二顧?

質疑儲蓄保單保障成分太低,顧此失彼。其實保險分很多種類,買那一種真的視乎客戶的需要。

如果客戶只想儲錢,不一定選儲蓄保險,也可以做定期等。

如果只需要保障,則可投消費型保險,保費低保障大。

但如果客戶兩樣都需要,那就好似洗頭水護髮素一樣,分開買一定貴過你買二合一。

其實市場上有很多儲蓄保險,儲蓄和保障額度分配都不一樣,當中總有一樣可滿足你。

4. 通貨膨脹

錢愈來愈不值錢,確實通貨膨脹是個問題,所以更加要學會如何理財,就算回報不能超過通脹,也起碼要保本保值。

試問如果不是專業投資者,不懂股票、基金,銀行利率又極低,如何抵禦通貨膨脹?

相信儲蓄保險,是其中一個是穩妥的工具。

5. 機會成本

如果將保費用來做其他途徑的投資,複利回報會比購買儲蓄保險更高。這個說法成立的大前提是無論你買什麽,一定保持穩賺不賠才可以,但相信有投資過股票、樓市的朋友,都知道穩賺不賠的概率有多少。

凡事都沒有如果,亦不能返轉頭重新選過,所以機會成本的想法,在你作出選擇後,就不要多想了。

儲蓄保險雖然不是唯一的投資工具,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對股票之類的投資不熟悉,其他投資產品亦無從下手,相信儲蓄保險仍然是一種比將錢放在銀行等收利息好得多的工具。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04-14
下一篇 2019-05-10

更多相關內容

  • 最新短期儲蓄保險產品對比更新(截止至2021年2月)

    全球疫情依舊沒有減少,各種投資確定極大的未知性,選擇一些短期儲蓄保險或許是您比較明智的決定,因短期儲蓄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很穩定,而且時間短,不影響未來重大投資決策,接下來我們給大家分析市場上的一些短期儲蓄保險產品的收益對比。 比較短期儲蓄保…

    2021-02-20
    5.8K
  • 儲蓄保險對小朋友的三個重要性

    本文主要介紹儲蓄保險,也就是小朋友的教育基金的重要性。

    2024-03-12
    1.4K
  • 有關「Coupon Plan」保證派息儲蓄險的介紹

    近期市場情緒波動,股市走勢反反覆覆,不少人又尋求一些較為保守的投資產品,特別是即將退休的人士。其實退休方案有很多種,除了較廣為人知的「強積金」、「公積金」及「年金」等之外,市面上亦有一些具有保證派息特色的儲蓄人壽保單計劃適合退休人士,亦就是…

    2020-08-09
    1.8K
  • 儲蓄型保險和銀行儲蓄有哪些不同呢?

    如今,人們對理財意識越來越強了,於是許多人通過保險增加資產,保險理財產品也成為消費者爭先追逐的焦點,另外,按照保險理財師的保險配置方案,最近想購買一份重疾險,由於聽了保險顧問的建議說是購買儲蓄型的實惠,倘若在保險期內沒有發生重大疾病的話,所…

    2017-01-04
    1.2K
  • 終身人壽保險和儲蓄型保險應該如何購買?

    香港保險業是相對成熟的市場。根據2019年3月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保險業位列全球第三位。保險密度(人均保費支出)為8320美元,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位;保險滲透率(佔GDP比重)為18%,高踞亞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於以上排名…

    2020-07-12
    9.8K
  • 到底是選擇消費型保險or儲蓄型保險?

    到底是選擇消費型保險or儲蓄型保險?這個問題我也遇到很多人問,有的人會選擇給子女購買醫療保險而不選擇重疾險,我先總結一下對消費險的看法。 消費型保險的優點如下: • 費率便宜,槓桿高, • 短期內,沉沒成本比較少(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可以用…

    2018-06-09
    1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