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曾說:「40歲以前沒有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這是因為人在40歲前,還沒有經歷過市場劇烈變化的洗禮,還殘存著一夜暴富的幻想,只有隨著40歲後暴富心態的幻滅,才能更深刻理解,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所以,我們也說,您還沒到40歲,還不能深刻理解香港保險的好!
我們遇到美元理財諮詢的客戶亦是如此,只有極少數40歲前的客戶能體會香港保險產品的好,更多數的人會覺得自己可以透過交易股票、基金、債券、股權等各種資產來代替香港保險產品,自己會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對此,我引用美國各位投資大師的觀點,告訴您為什麼未來個人投資者很難在市場上穩定獲利,尤其是40歲之前的個人投資者。
美國債券交易大王格羅斯說:因為利率太低以及量化寬鬆,以致現在市場上的充斥著資金,債券收益率愈來愈低,另外,每日進化的人工智慧AI交易系統,讓以往各種套利機會消失殆盡。
長期低利率又讓市場的波動性加劇,AI交易系統卻可藉助不斷優化演算法的量化交易工具在市場大幅波動中收穫巨額利潤,個人投資者卻追漲殺跌,最終收穫的只是虧損和疲憊的心態。
舉例來說,2018年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虧損的,而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卻在2018年收穫了14%的正收益,其原因就是橋水基金,不但擁有頂級的投資大師對宏觀經濟有準確的把握,還擁有愈來愈智能的AI量化交易工具。
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為什麼40歲之前,會很難理解香港保險產品的優勢?
因為只有知識結構和人生閱歷到位了,才能體會香港保險產品提供的長期穩定6%左右的收益率,才是讓您每晚安然入睡,而不必隨著市場的劇烈起伏而患得患失。亦因此,我們所有千萬保費大單客戶,都是40歲以上的智慧客戶。
40歲過後,該吃過虧吃過了,該虧損過的錢虧過了,一夜暴富的錯誤心態也已經幻滅了,知道正確的財富增長速度就是如香港保險產品的6%左右。
當然,若您成長更快,在40歲之前就深刻理解了這個道理,那麼恭喜您,您很可能成為富豪,而且我們也真還有少數40歲以前,就投保香港保險的年輕才俊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