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媒體報道,「保險通」很有可能成為內地與港澳互聯互通機制下另一突破,或以香港保險公司的消費保障型的產品先行。
《第一財經》引述接近中央決策層的核心人士透露,保險在主要金融類別中擁有較高的安全係數,已有人提出「保險通」,要落實的話必須在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的情況下,再往前推進。
該消息人士指,下一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往前推進,將會提高整個開放度,但不同領域的具體情況會有差別,其中金融市場可能是最需要審慎把握,一方面需要開放,一方面也需要充分把握。
報道亦引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利好下,三地保險市場必然互通,但不會一下子全放開,而是消費型或保障型的保險產品先放行,投資型的會逐步放寬額度,直到全部打通。
內地人士來香港買保險並不是新鮮事,文章提及,按香港保監局的數據顯示,內地訪客新保單保費在2008年為32億元,到了2016年增至727億元,8年間上升近21倍,而2018年內地訪客的新訂單佔香港個人業務新保單保費29.4%,逾9成為香港保險公司的危疾、終身人壽等醫療或保障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