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起步早,與國際接軌,擁有海外「基因」,越來越受內地居民的歡迎。據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3月15日公布2015年香港保險業毛保費總額為 3,658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內地訪客所發出的保單,新造保單保費為316億元佔2015年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1,309 億元)的24.2%,同比增長了30%,輕鬆突破了300億的預期。
據統計:目前,內地人在香港大多喜歡買三類保險:重大疾病險、醫療和儲蓄分紅險。據悉,相比內地疾病類險種,香港保險產品涵蓋的範圍廣一些;同等額度的保險,香港保費比內地要便宜三成左右;有的儲蓄分紅險年回報率是內地同類產品的一倍。
第一張保單,香港重疾險!
香港保險資深精算師建議:想給自己購買第一張保單時,應當選擇重大疾病保障,附加實報實銷醫療計劃的方案。
一是從風險角度來看,很多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一旦出現健康方面的風險,很可能再也買不到這類保障,所以為什麼不儘早防患於未然,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呢?二是從保費和年齡的關係來看,越年輕每年保費越少,所以重疾險一定是宜早買不宜遲。
重疾險是指由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器官移植、中風等為保險對象,若受保人在保障期間內罹患重大疾病之一,則由保險公司對所醫療費用進行賠償的商業保險行為。香港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多為返還本金型的保險產品,如受保人終身未發生受保的重大疾病,受保人退保之時可獲得本金和利息的返還,同時還兼具人壽保障功能。
以香港友邦的進泰安心保為例,其涵蓋了93種常見重疾和早期疾病,包括原位癌在內的35項預支賠償病況,及4種兒童疾病。而在內地,一般重大疾病保險只涵蓋40-50種病況,大多數保險產品不涵蓋早期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部分涵蓋,價格奇高)。同等額度的保險,受保人要投的保費在香港比內地要便宜30%左右。
二、香港住院險
對於高端醫療險而言,香港保險的針對性十分強,優勢明顯。比如AIA友邦保險的CEO至尊明珠醫療計劃,大致可以總結出7個方面的優勢:
1、提供終身醫療保障高達5000萬港幣。
2、每年可使用的醫療基金高達2000萬港幣。
3、涵蓋所有疾病住院及治療所需費用。
4、尊享全球最頂尖5%優質醫療服務。
5、指定醫院住院直接結算(住院免找數)、終身保證續保。
6、用有限的額度(約36萬-120萬人民幣)買斷終身所需醫療費用。
7、最低繳費期6年,第12年後任意時間可領回所繳全部本金,並有可觀的紅利盈餘。
三、儲蓄分紅險,給孩子建小金庫
儲蓄分紅險也是內地人赴港的一大目標,也是非常受內地人歡迎的險種,特別適合給小朋友做教育基金儲蓄,和個人外幣保值理財儲蓄。越來越多的內地人開始為孩子建立「小金庫」。以保城的雋升儲蓄計劃為例,每年存10萬,連存5年,總存50萬,第11年開始,每年領取2萬利息,到100歲,賬戶還剩餘2.5億人民幣。預期每年回報率為6.50%,並且是複利計息。如持有時間更長,收益率更高。
相比而言,內地的儲蓄型保險每年現金回報率一般也就3%-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