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赴港購買保險的多是富裕人士。講到香港保險產品對內地富人的吸引,保險產品具理財功能,除卻傳統意義上的保障與投資外,追求避稅、避債、避險的特殊功效,在購買境外保險的行為中更為突出。富豪們還藉助境外保險產品,進行家族信託、遺產信託安排,達到轉移資產的目的。
1、個人信息安全
香港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情況,與台灣有相似的地方。香港更早頒布了專門的法律《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不但如此,香港還設立了亞洲唯一的個人信息保護機構——香港私隱專員公署,可以做到絕對隱私。
2、匯率
購買香港保險其中匯率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人民幣一直只升不跌,那麼客戶確實有匯率損失。但是這個世界會有隻升不跌的定律嗎?國內短短十幾二十年間,通漲高達600%,貨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在國內高保費的情況下,客戶購買的保單貶值速度更快,而香港保險就算計上匯率損失,也比國內保單更便宜更能保值。況且,如果您的資產100%是人民幣,您就需要分散風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保費每年繳付,匯率變動已充分反映於每年的實質保費中。
3、避債
據統計在大陸,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很多中小企債務纏身、危機四伏,一旦企業做不下去了,有企業主就想盡一切辦法融資,或者抵押工廠借款,拿到錢就去香港買保險。由於保險受益權大於債權,同時保險是隱形資產,保密度高。就算企業被清盤,他們的人壽保險還是不受影響。自2011年溫州債務糾紛發生後,很多企業主都以這種方式轉移資金到境外。
4、避稅
不需要納稅且不能隨意質押。(《稅法》第四條)大陸試點遺產稅的傳聞不絕於耳,儘管官方數度否認,但富豪們還是難以安心。在海外通行操作中,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范偉勇透露,目前他每月能接到3000萬至4000萬港元的保險業務單,多數是大陸富人出於規避遺產稅的考慮,赴港購買人壽險,指定受益人為其子嗣,以期有朝一日能夠不用交任何稅費,就可以將名下資產順利過渡給下一代。
5、家庭風險
轉移財產離婚免分身家,內地暴增的離婚糾紛案也催熱了境外保險。一位不願具名的內地律師說他曾接到過這樣的案子:一對夫妻鬧離婚,正當男方起訴離婚時,女方發現有從香港保險公司寄來的繳款通知單,投保人是男方,受益人卻並非家庭成員,很多想要離婚的人,都會在起訴離婚前考慮轉移財產,到境外買保險也是選擇之一。
6、破產風險
保險法明確規定,個人購買的保險是不允許抵債,凍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中國的人壽保險也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7、高收益
經計算,香港的儲蓄類保險年均回報率平均比內地高出2-3個百分點。香港保險的分紅相對較高,此外,內地保險分紅是固定的,但香港則會根據時間和銀行利率調整。另一方面,內地的保單都是人民幣的,投資的市場也是內地,餘地較小。而在香港可以選擇美元保單,這樣投資的餘地大,收益率會高。
8雙重服務保障
在香港合法投保,客戶將來的售後和理賠服務均無需親自到香港保險公司辦理。香港保險業實行代理制度,每個客戶終身都有一個保險代理專人服務。
如有需要,客戶可以選擇兩種理賠方式:1、客戶直接寄索償單據或別的服務申請給代理人,帶回公司,理賠完畢,由公司直接寄有客戶姓名的現金支票予客戶,並去信確認。2、客戶直接跟保險公司服務部聯繫,將索償資料寄往公司,公司理賠完畢,將現金支票寄予客戶。本司可為您提供終身服務。
我的觀點
香港保險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投資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它不僅僅是一份保險,更有保值、增值的儲蓄功能,除了給自己的資金及未來退休規劃,更給子女一份穩定未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