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內地網友是否考慮購買香港保險」發起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0%的受訪網友表示已購買,29.0%的受訪網友表示「香港保險優勢多,打算購買」,26.1%的受訪網友不打算購買,40.9%的受訪網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見,有意願購買的佔比較高。
早在今年年初,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就公布,2015年深圳等內地遊客在香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累計316億港元,佔香港保險業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4.2%。這一數據在今年的一季度達到了34.18%,相當於內地居民買走了香港1/3的保險。2010年至2015年,內地訪客到香港購買保險呈現不斷攀升態勢,保費從2010年的43.81億港元,一路猛增至2015年的316.44億港元,增加了7倍多。
相關調查顯示,超五成受訪網友認為香港保險「保障範圍廣」的優勢,是吸引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的最主要原因。中山大學金融學教授申曙光也指出,香港保險具備種類多、覆蓋範圍廣、保費低但保額高等優勢,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內地居民投保。資料顯示,香港保單中大多可保50種以上重大疾病,甚至有近百種疾病保障,其中還包含一些輕症,保障範圍遠遠高於內地保單中的30餘種。
隨手記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程龍說,近期內地居民赴港購買儲蓄類保單,主要是國內投資者避險情緒上漲,赴港投保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近一年來人民幣兌港幣貶值了近7%,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7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971元,創近6年新低,而當天人民幣兌港幣的比率為1.1576,港幣兌人民幣持續升值,雖然7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重回6.67關口,但國內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利用儲蓄類保單對沖貶值風險,購買香港保單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此外,一些高凈值客戶在購買人壽、健康醫療保險時選擇美元保單,如果其移民至海外,或將來孩子留學,這些保險也能帶來一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