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評級
各國的信用評級水平:
標準普爾:中國 AA- 香港AAA級
穆迪評級:中國 Aa3 香港 Aa1
香港的保險公司信用評級都是非常高的。表示企業信用程度高、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優良,各項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明顯,清償支付能力強,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極小。尤其是英國保誠的信貸評級水平甚至高於中國國債的評級水平,意味著英國保誠的違約破產風險低於我國國債的違約風險。如果你還是質疑英國保誠,那麼小編再告訴你,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時,中國央行曾購買英國保誠1%的股權,為了規避風險。
接著了解下英國保誠的歷史,成立於1848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大蕭條、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破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等重大金融動蕩,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保誠始終如一的信守承諾。保誠的百年歷史中,理賠過多個世界著名保單,如泰坦尼克號的災難賠償、一戰二戰英國士兵家屬賠償、黛安娜王妃的車禍賠償等。
二、著名的理賠案例
1、下圖為英國保誠參與泰坦尼克號沉沒災難,292人的索賠證明。
2、英倫玫瑰黛安娜王妃1997年8月車禍去世獲英國保誠賠付5000萬英磅。
直到如今屹立全球500強企業第74名,管理資產超過4960億英磅。
客戶常提問就是:「保誠產品預期回報這麼高,到底能不能達到?」在香港,英國保誠的大部分保險產品預期回報遠遠高於市面上其他保險公司,下面咱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英國保誠可以承諾到那麼高的預期回報。
三、分紅能力
一、遺留資產令保誠的投資更加靈活
英國保誠成立於1848年,在這超過168年的歷史長河裡,英國保誠透過不同來源積累的一大筆豐厚的遺留資產(超過2.7億英鎊)。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遺留資產的「不同來源」到底是什麼?根據保誠培訓學院的院長介紹,遺留資產是在給付給客戶應得的收益和賠償後,仍然多出來的回報,多出來的回報第一是由於公司的投資收益超過預期,第二則是部分應給付的賠償但未有合法受益人前來領取(比如英國保誠參與過泰坦尼克號、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賠付,但由於部分死傷者無法尋找到受益人,該類賠償就作為遺留資產保存下來)。而遺留資產一直為公司現在的新業務提供支持。
遺留資產給保誠的新業務的支持則又體現在兩方面:第一,由於遺留資產的所有權屬於保誠,公司可以自由地利用遺留資產進行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而保誠的新客戶則可享有該部分投資的收益分紅(詳見第二點保誠收益分紅分配比例),但則不必承擔遺留資產投資失利的風險。第二,在經濟環境非常不景氣,公司投資回報低於預期的時候,保誠會動用遺留資產履行對保單持有人的責任。
二、獨有分紅承諾
英國保誠是唯一一家承諾將投資收益至少90%以上分配給分紅計劃保單持有人(即購買保險的人)的保險公司。
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將客戶的保費收來之後,除了預留保險準備金、公司的開支之外,會將其餘保費用於投資。而投資產生的利潤,將會分配到部分購買分紅類保險(大部分人壽儲蓄保險都屬此類)的客戶,其餘的收益就落入到各個股東們的口袋裡了。但具體其中會分配到多少比例的收益給客戶,大部分保險公司未有明確指出。可能經濟景氣的時候多分一部分給客戶,經濟不太行的時候就先保證到股東的利益也未可知。但唯有英國保誠,非常任性地在公司的法律制度上已經寫明,所有購買分類計劃的客戶,可以至少得到90%的投資利潤,股東們最多只可以分享到10%的投資利潤。
保險的起源是源於古代的歐洲海上航運,由於航海技術的落後,經常面臨風暴觸礁迷失航向等等危險,而且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通常是個人難以承受的,於是大家就約好啦,一旦發生海上事故,咱們大伙兒一塊兒分擔。這個「一人有難,大家平攤」的概念,便是現代保險中將個體風險向實體集合平均轉嫁的概念的起源。而英國亦是古代海上航運最先起步的國家之一,待到工業革命後,英國的海上貿易愈發發達,這也催生和和海上貿易相關的金融產業,包括債券和保險的迅猛發展。海上保險的的理念亦被使用於各個領域當中。
在1848天5月的春天裡,一班英國工廠的工人們聚在一起,說咱們現在工廠蓬勃發展,大伙兒也賺了不少,但萬一哪天出工一不小心被機器夾斷了手臂,那指望咱們養家糊口的妻兒老小可怎麼辦呢。於是其中一人提議說不如咱們先一人湊一年的工資出來,50個人就有50年的收入了,要是萬一哪個工友出了意外,這筆錢就可以保證他一家人日後的生活,大伙兒一聽覺得這個方法挺好。另外一個人說咱們這麼一大筆錢也別嫌著啊,我看最近XX海上貿易公司在發債券呢,咱們買點債券還可以有點收益,大伙兒一聽也覺得這個方法挺好。後來乾脆專門找了請了幾個懂得投資的專業人士,負責管理這筆錢的投資,然後從投資的回報中抽取了一部分給他們作為工資。因為這筆錢主要是給各個工友的家裡人做個保障,大家都是苦日子熬出來的好兄弟,絕大部分投資的收益都應該分給各個工友。於是大家達成的一個比例,管理這筆錢的專業人士最多只能拿10%的收益,剩下的90%都得給到眾兄弟們。後來越來越多的工人們加入了這個計劃,在當時’ the man from pru’甚至成為了最流行的口號。於是乎,在工業革命浪潮下的這個春天,一間不再是為了資本家利益,而是為了保護絕大多數工人利益,懷著崇高革命理想的保險公司——英國保誠成立了,百餘年來歷經一二次世界大戰,工業信息革命浪潮,今日已是世界最大保險公司之一。
好的,講完了英國保誠的故事,那麼這個90%的分配比例對我們的客戶到底有如何影響呢?
前面說到,保誠百年來積累了一大筆的遺留資產,而公司可以大膽運用他們進行投資。而新客戶的資金會進入遺留資產的資金池,一同分享遺留遺產所產生的紅利。比如說公司在70年代已經買入恒生銀行的股票,到今天已是漲了不知多少倍。那麼客戶的資金是參與到這樣的投資,客戶分到的其中的90%紅利自然非常可觀。
四、出色的歷史數據
上文說了那麼多隻為了解釋保誠回報如此之高的緣由,那麼到底事實怎麼樣呢,下面就到了上乾貨的時候,我們來看看保誠官網公布的保誠產品實際的收益率和預期收益率的比較:
下圖為2004年投保生效的英國保誠理想人生保單分紅記錄,保單第8年時實際分紅數值比預期分紅數值高處43.61%,這期間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可絲毫沒有影響保誠的盈利和分紅,可見保誠經營之穩健。投保人為男士,2004年投保英國保誠理想人生計劃,投保時年齡為35歲,投保額5萬美元,該投保人為一次性繳清保費。
2.下面再看一例2004年投保生效的英國保誠更美好計劃,在保單生效後第八年,英國保誠實際分紅數值高出承諾分紅數值44.43%。
投保人為男士,2004年投保英國保誠更美好計劃,投保時年齡為35歲,投保額5萬美元,該投保人分5年繳清保費。
3.下圖為2010年投保生效的英國保誠雋升保單分紅記錄,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英國保誠雋升的實際平均分紅要高於承諾。
投保人為男士,2010年投保英國保誠雋升儲蓄計劃,投保時年齡為35歲,投保額5萬美元,該投保人分5年繳清保費。
4.下面看一例英國保誠倍豐盛計劃,在保單生效後第六年,英國保誠實際分紅數值高出承諾分紅數值3.03%。
投保人為男士,2006年投保英國保誠倍豐盛計劃,投保時年齡為35歲,投保額40萬港元,該投保人分8年繳清保費。
5.最後再來看看一例更早的理想人生保單,1995年投保生效,這期間經歷了2000年美國納斯達克股市崩盤危機,還有美國911恐怖襲擊,也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其中有4年分紅是不如預期,但是在保單第17年,英國保誠實際分紅數值依然超出承諾分紅數值16.34%。
投保人為男士,1995年投保英國保誠理想人生計劃,投保時年齡為35歲,投保額5萬美元。
從以上四款英國保誠最受歡歡迎的保險計劃(英國保誠理想人生、雋升、更美好、倍豐盛)的歷史分紅記錄可以看出,英國保誠是世界保險業界中業績最穩健的公司。英國保誠分紅一直遠超客戶預期,長期的優異表現,才贏得今天的普遍讚譽。
五、平衡風險的舉措
1、英國保誠公開承諾投資回報所得的90%利潤分配給分紅保單客戶
2、英國保誠賴以投資的投資公司:「瀚亞投資」亞洲最大零售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超過1000億美元(600億英鎊)投資基金。
3、英國保誠百年「緩和機制」:設遺留資產2.7億英鎊,於未來投資市道差時撥出部分作香港保單分紅,以逹致保單能得到預期回報,公司與客戶的利益訴求一致。
4、英國保誠在倫敦、新加坡、香港、紐約四地上市,受四個國家地區最嚴格的財務會計監管。
5、歷史投資成績標炳,英國保誠母公司167年財務報告全部公開」,全球僅此一家,充滿信心。
6、「標準普爾」和「穆迪投資」評級領先全球所有保險公司。
7、英國保誠IGD資本盈餘可用資本為政府規定三倍,償付能力超卓,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