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比定期壽險貴10倍 為什麼很多人還要買終身壽險?

我們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買定期壽險?今天我們給大家說的是保費比定期壽險貴10倍 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買終身壽險?以及終身壽險的主要特點,終身壽險和純投資的區別,以及購買終身壽險的主要目的。

1. 終身壽險的主要特點

與定期壽險一樣,終身壽險也是以身故為賠償責任的保險產品。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最主要的區別有兩個:第一個是保障期長為終身保障;第二個是保費貴因為有一定的儲蓄功能。

定期壽險通常只保障到被保險人退休,也就是55到60歲左右,之後被保險人身故就拿不到任何賠償;而終身壽險的保障期為終身,因此只要投保人在中途不退保,保單受益人獲得終身壽險的保額賠償就是一個「100%會發生的事情」因為「人總有一死」。

不過,也正是由於終身壽險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屬於「躲不過的賠付」,因此終身壽險的保費要比定期壽險高很多舉個例子來說,對於35歲的不吸煙男性,購買一份100萬保額的定期壽險,繳費期20年,保障期20年,每年的保費是1,200元;而購買一份100萬保額的分紅型終身壽險,繳費期20年,保障終身,每年的保費是16,000元,是定期壽險的10倍還多。

2. 如何理解終身壽險的保費貴?

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保費價格之間的巨大差異,一方面體現出在定期壽險保障期結束後,通常是在退休以後,人們身故的概率將大大提升,而且最後會趨近於100%(因為人總是會身故),風險保障成本不斷升高;另一方面則體現出了終身壽險「儲蓄功能的本質」:保險公司要把投保人所交的保費進行投資,以求在被保險人預期身故的時候可以準備出一筆相當於保單保額的錢,還給保單的受益人。

大家可以把終身壽險想成一筆特殊的投資:投保人每年交一定的保費,希望可以在很多年以後將一筆錢留給保單的受益人。受益人所獲得的錢比保費多的部分,就可以看做是這筆投資的「收益」。

在這筆投資中,有兩個點比較特殊:首先是這筆投資的目標金額,實際上就是保單的身故保額,如果有分紅再加上分紅;其次是這筆投資的投資期,實際上就是被保險人的預期剩餘壽命。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名35歲的男性購買一份100萬保額的終身壽險,繳費20年,每年繳費16000元,總共繳費32萬元。根據生命表的數據,這名35歲的男性預計會活到85歲,預期剩餘壽命是50年。因此,這張保單也可以看做是一筆投資期為50年、前20年每年投資1.6萬元、50年後可以一次性取出100萬的投資。用現金流來算一下這筆投資的內部收益率,大約為3%左右。

這麼來看,相信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終身壽險的保費會偏貴——因為這筆投資最終要獲得相等於保額的總投資回報,因此前期的總保費金額一定不會太低,需要和保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總保費大約為保額的1/5~1/3左右)。

3. 終身壽險與純投資的區別

有的朋友會說,既然終身壽險是一筆投資,那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的錢買成一份終身壽險呢?我為什麼不用這筆錢做其他的投資,只要我每年能獲得3%左右的投資收益率,投資個50年,我也可以拿到相同規模的投資回報,甚至回報比終身壽險所能拿到的還要多。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理解一下終身壽險與純投資的區別了。

因為終身壽險首先是一份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轉移作用。因為人的剩餘壽命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可長可短,而終身壽險正是將人剩餘壽命給投資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給轉移了,使保單的受益人能夠無論被保險人在什麼時候身故,總能拿到一筆確定的金額。

比如說,上面這名35歲的男性,一開始有32萬元,如果做一份收益率為3%的普通投資,假如他在20年後就身故了,只能給自己的受益人留下約57萬元的金錢。而如果他購買的是一份終身壽險,無論他在什麼時候身故,給受益人留下的都將是100萬元。

而且由於保險的「對賭機制」,被保險人身故得越早,相當於這筆投資所能獲得的收益就越高,風險轉移的效果就越明顯,保險風險保障的功能就越能體現出來。

4. 買終身壽險是為了什麼?

可以看到,購買終身壽險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彌補家庭經濟支柱「英年早逝風險」給家庭造成的經濟損失,因為終身壽險的保費明顯高於定期壽險,因此所能撬動的保額槓桿不高。購買終身壽險,主要是為了利用其儲蓄功能來讓資金增值,好給自己的子孫傳承一筆擁有確定性的遺產,因為無論被保險人何時身故,其保單受益人總是能拿到一筆確定金額的、遠高於保費的保險賠償金。

另外,在一些海外國家,比如美國,傳承資產或繼承遺產是要交稅的,而通過壽險賠償金的方式進行資產傳承卻能有效避免或者減少繳納相關的稅項,這也是很多高凈值人群將終身壽險選做資產傳承工具之一的主要原因。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08-31
下一篇 2018-09-11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怎麼交保費:利用滙豐銀行續交香港友邦(AIA)保險保費

    1.香港滙豐銀行網上銀行登錄地址: https://www.hsbc.com.hk/zh-cn/index.html 2.點擊右上角登錄按鈕,選擇個人網上理財 3.登錄個人網上銀行 4.選擇:銀行服務——繳費及電子賬單服務 商戶類別:保險公…

    2017-10-10
    29.2K
  • 香港各家終身壽險產品中的身故理賠額度對比

    香港各家保險公司的終身壽險產品的身故理賠額度會因公司、產品類型和購買的計劃而異。身故理賠額度通常由被保險人的年齡、保額、保險期限和保險計劃的類型等因素影響,終身人壽保險顧名思義,是提供終身的人壽保障,即受保人不幸離世時,保單受益人將會獲得相…

    2023-08-24
    1.2K
  • 內地客戶上半年新造業務保費319億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2957億元,按年下跌1.4%。 承接首季的強勁增長,加上持續受惠於去年同期基數偏低,今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上漲至319億元,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31%,超越2019年同期…

    2023-09-01
    6.9K
  • 香港保險:因個人原因導致保費斷繳,保單如何處理?

    今年情況特殊,很多客戶都不能來香港繳納保險每年保費,我們也接到很多客戶詢問,如何去香港交保費,自己也沒有香港銀行賬戶,請教交保費的辦法,先前各大香港保險公司已經對保單到期進行了延遲,有的保險公司延遲三個月,有的則有六個月之久,在這方面還是相…

    2020-12-11
    16.8K
  • 富衛保險(FWD)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富衛香港宣布,根據保險業監管局2024年1月至6月香港長期保險業務的臨時統計數字,上半年新業務首年保費按年升33%,新業務首年保費及新業務保單數目於非銀行保險集團中均位居全港第四。 富衛保險指出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增幅顯著,反映本地客戶及內地訪…

    2024-09-20
    2.1K
  • 身故賠償前三的香港儲蓄型終身壽險產品排行(截止2018年3月)

    一般購買香港儲蓄型終身壽險的朋友,都是家裡面的頂樑柱,由於家庭負擔重,想通過保險來分擔家庭壓力,一旦遇到不幸,可以獲得較高的人壽賠償,在香港壽險市場上,儲蓄型終身壽險比沒有儲蓄成分的定期壽險,更受客戶歡迎。儲蓄型終身壽險的產品定位亦有分別,…

    2018-04-18
    1.2K
  • 香港保險怎麼交保費:香港渣打銀行網銀續交香港保險保費操作步驟

    前面我們介紹過: 香港工銀亞洲續交香港保險保費操作步驟 香港滙豐銀行網銀續交香港保險保費操作步驟 香港中銀網銀續交香港保險保費操作步驟 今天繼續分享香港渣打銀行網銀續交香港保險保費操作步驟,具體如下: 1、首先登入渣打銀行網上銀行賬戶htt…

    2020-04-16
    1.4K
  • 保誠保險前三季度首年標準保費全港排名第一

    保誠保險在前三季度首年標準保費全港排名第一。這一成就的背後,一方面是保誠保險在保險業務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實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場對其產品和服務的高度認可。

    2023-12-04
    1.3K
  • 中信銀行如何繳納香港保險保費?

    前面我們介紹過:中信香港銀行卡內地辦理以及使用指南,之後接到很多朋友詢問開戶事宜,其實這種內地見證開戶的,銀行政策不停在變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說肯定可以辦理成功,如果有資產和理財的話,開戶還是比較容易的。今天我們說說中信銀行(國際)繳費…

    2021-03-17
    3.1K
  • 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相比年繳保費比內地少31%

    內地客戶在香港主要購買的險種包括非投資相連和投資相連兩種,前者有人壽保障、儲蓄、分紅及健康醫療保障等保險。以2013年保單數目計算,非投資相連保單占約90%,投資相連保單占約10%。因此從保險結構分析,內地客赴港投保以保障型保險為主。 以最…

    2016-05-27
    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