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科普:保險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區別

同一份體檢報告,在醫院的醫生眼裡是沒啥事,小毛病,但是為什麼到了保險公司那裡卻有截然相反的核保結論呢?這個問題是我們常常聽見無法購買保險客戶的抱怨;對於保險銷售人員也常常有這樣的困惑。其實,這個就是臨床醫學與保險醫學的區別造成的。

針對先天性心臟病:

臨床醫學在投保的時候,一開始,家長都沒有告訴我孩子是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因為醫生都說沒問題,家長也就覺得沒問題,注意了,這是臨床醫學。

保險醫學但對於保險醫學,所有健康險的健康告知都會有問到是否有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明顯就是先天性疾病,因此是必須告知的。告知之後,就要看保險公司的核保了,根據經驗,核保結果有正常承保、加費承保、延期,具體情況還要看每家保險公司的核保標準和習慣、先天性心臟病的程度和愈後情況、年齡等因素。

簡單來說,臨床醫學是看當時情況的,醫生很多情況下都會認為先天性心臟病沒事,叫家長不要擔心,但是保險醫學卻要看未來理賠的風險,考慮未來,並不是沒問題那麼簡單。

1、研究對象不同

保險醫學:被保險人群

臨床醫學:患者

顯然,這兩種人群的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是截然不同的。被保險人群的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會遠遠低於患病人群。

2、研究範疇有差異

保險醫學對被保人群發病率及死亡率的評估、預測,注重長期預後;

臨床醫學對疾病的預防、診治,強調的是相對短期的生存率。

3、研究方法不同

保險醫學:應用於精算、核保、理賠等壽險運作的各個環節;

臨床醫學:根據患者的病變部位、性質、嚴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療、護理方案、評估預後,並通過心理干預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4、對成本的考量不同

保險醫學成本由保險公司支付;包括費用成本和時間成本;

臨床醫學費用由患者承擔,往往為達到明確診斷,不漏診和誤診,做大量的輔助檢查。

5、獲得的信息量不同

被保險人投保時往往不告知或避重就輕地告知,使得保險公司獲得的信息量小且可能不真實。而患者就醫時會詳細訴說既往史,臨床醫生得到的是大量真實的信息。

保險醫學中客戶既往的病史資料較難取得,而患者就醫時通常會主動帶病歷就診。

保險醫學由於需考量成本,故要求的檢查項目往往有限,而且僅能根據客戶投保時的健康狀況做一次決定。而臨床醫學可隨訪病人。即保險醫學獲得的信息是靜態的,臨床醫學獲得是動態的、連續的。

精算方面相關的和我們常人不大搭邊,主要我們還是了解一下核保的這一塊,

核保案例

臨床醫學中,病人患了癌症,5年後仍然生存,這時候,會認為癌症已經被治癒了,

保險醫學中,病人患了癌症,5年後仍然生存,這時候,買健康險99%都是會被拒保了。

因為保險醫學認為,患過癌症的人,身體怎麼樣都會差一點,未來再次發生重疾的概率會比常人高

建議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醫生為了好開藥,或者開藥劑量大一點,都會把病人的病情寫得稍微嚴重一點。如果看到這裡,以後一定要自己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不能讓醫生把病情寫得嚴重,不然對自己日後買保險可能埋下巨大的隱患。

還有,這是對保險理賠的,很多人會覺得醫保卡裡面有錢,就讓家人去買東西,如果家人不懂,拿去買一些降血壓降血脂之類的葯,就會有了這方面的記錄,如果這時還沒買保險,日後買了,那麼保險公司查到這個記錄就可以認定為本來就有高血壓高血脂卻沒告知,糾紛就來了。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8-06-24
下一篇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