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今天想說一下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健康重要,那麼保險又是什麼呢?根據瑞銀最新研究報告發現,香港高凈值人士中有59%相信自己會活到100歲。這個預期明顯比大部分發達國家80歲的平均壽命為高。調查逾九成的富有人士都認為健康重要過財富,願意犧牲三分一財富來換取自己多活十年。
然而,他們同時認為工作過量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更加積極地尋求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相對於全球其他市場,亞洲市場這點顯然貫徹得更好。亞洲雖然敬業文化濃厚,但是越來越多投資者減少了工作時間,停止在周末和假期處理工作,超過半數投資者在下班之後不再使用公司電話或電郵。
對香港的富有投資者來說,健康的重要性超過了財富。93%的投資者認為,為自己健康做投資,比增加自己財富更加重要,新加坡和台灣的投資者也有類似想法。同時,83%的投資者對目前的健康狀況滿意,但有86%的香港投資者擔心他們未來十年內健康狀況會變差。其中男性投資者較女性投資者更為擔憂該問題。
為維持身體健康狀況,投資者均在健康方面花費巨大,特別是35至50歲的投資者。除了就診和健康保險之外,他們同樣關注各類預防性的健康服務,其中包括價格高昂的健身中心、教練指導、營養品和其他「生活形態」費用。平均而言,香港投資者願意犧牲他們目前約三分之一的財富來換取額外十年的健康生活。該想法與新加坡和台灣的富翁不謀而合。其中,香港女性投資者相較男性投資者更願意放棄財富來換取健康。
縱然擁有大量財富,香港投資者依然擔心自己難以負擔活至百歲的開支。其中,醫療開支是他們一個很大的擔憂。
100歲的預期壽命正在改變香港投資者的行為:41%的投資者正計劃調整長期財務計劃,37%則正調整消費模式。
由於香港高凈值人士預期自己會更為長壽,他們需要採取合適的投資策略,以應付壽命延長所需的開支。維持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並且持續投資,也可有助投資者對沖市場風險、不確定性及波幅。此外,制訂一個兼顧退休與承傳的全面理財計劃亦極為重要,這可確保投資者無須在退休後犧牲目前的生活模式,並為下一代承傳財富。
除重視個人健康外,84%的香港百萬富翁感到有責任去協助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保持健康。65歲以上的投資者中有超過90%的人有這樣的想法,這在亞洲市場處於偏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