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香港定期壽險基本是不對內地居民開放的,但是自從友邦香港首次向中國內地居民開放購買定期壽險產品之後,我就把目前兩地和海外的定期壽險,以及定期壽險的產品差異,跟大家詳細說說。
為什麼要買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是在一定時期內(如20年)以身故責任為賠償的保險產品。由於定期壽險屬消費型保險,若被保險人在保障期內沒有身故,則不會有賠償發生,所交保費並不退還。因此,定期壽險的保費相比於終身壽險來說便宜很多,能以較少的保費撬動較高的身故保額,屬於典型的「以小博大」。
雖然中國人很忌諱談「死」這個話題,但家庭頂樑柱身故給家庭所帶來的經濟打擊是巨大的,尤其是當家庭尚有未還完的房貸、還沒有給子女賺得足夠的教育資金、還沒有為家庭未來的美好生活打下堅實基礎的時候。
因此,應對「家庭頂樑柱身故」這種「低頻率、高危害」的風險,最佳的風險轉移方案就是為家庭頂樑柱購買定期壽險。
為自己投保重疾險,是希望當自己患重疾時有足夠的金錢來治病,是一種「利己」的心態;而為自己投保定期壽險,則是希望當自己身故時,愛人和子女有足夠的金錢繼續美好生活,是一種「舍己」的心態,更加偉大,更能體現自己對家庭的責任與愛。
由於定期壽險相當於將一個人的未來剩餘價值直接「變現」(有點類似於為上市公司估值),所投保的定期壽險應盡量覆蓋被保險人能創造價值的時期(即保障至被保險人退休),所需要的保額則應接近被保險人的「身價」。
對於中國居民來說,可選擇投保定期壽險的保險市場主要有三個:中國內地、香港和新加坡。簡單總結一下三地的定期壽險(具體細節可能因產品而異):
新加坡:
價格最便宜;保額上限高(可達年收入30倍);除外條款少,僅在投保後一年內自殺不賠;有可轉換權,可免體檢將定期計劃轉為終身;有全殘賠償及人性化的全殘定義;需要投保人本人到新加坡投保,投保流程較複雜。
香港:
價格中等;保額上限高(符合財務核保即可);除外條款少,僅在投保後一年內自殺不賠;有可轉換權,可免體檢將定期計劃轉為終身;一般不附帶全殘賠償;需要投保人本人到香港投保,投保流程略複雜。
中國內地:
價格最貴;保額上限很低,一般網銷產品不超過100萬RMB,線下核保產品不超過200萬RMB;除外條款極多(目前除外條款較少的僅有瑞泰瑞和);大部分無可轉換權;部分產品帶全殘賠償,但全殘賠償的定義較苛刻;網銷產品投保簡便、快捷。
友邦這次產品選用了摯誠、尊誠兩個名稱,主要是用以區別投保是否需要體檢與投保保額的高低。其中:
摯誠的投保保額為2.5萬美金至50萬美金之間,投保無需體檢;
尊誠(標準體)的投保保額為50萬美金以上,投保無需體檢;
尊誠(優選體)的投保保額為50萬美金以上,投保需要體檢;
此外,兩款定期壽險還具有以下特點:
1、星級人生選項:在被保險人獲批樓宇按揭、結婚、生子時,可行使「免體檢加保」權利,加保保額不得超過原保額的一半或50萬美金(兩者取小);
2、保證續保:不會因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發生變化而拒保或額外加費,續保時按被保險人的年齡調整費率;
3、保證轉換權益:在70歲之前可不提交任何健康聲明將定期計劃轉換為終身;
4、末期疾病利益:被保險人患末期疾病時可預支計劃100%保額;
5、Vitality健康程式優惠:加入AIA Vitality健康程式會員可享受保費9折(限尊誠定期壽險)。
香港同類產品對比
香港目前開放給內地居民購買的定期壽險產品主要包括(如果產品不全,歡迎大家在留言中補充):
全美人壽定期壽險;大都會簡選定期壽險;忠利至尊之選G-Pro定期壽險;友邦摯誠、尊誠定期壽險。
內地目前比較主流的定期壽險產品包括:
瑞泰瑞和定期壽險;弘康大白定期壽險;華貴擎天柱定期壽險;人保精心優選定期壽險;同方摯愛定期壽險。
由於定期壽險的責任較單一,我會將產品對比的重點放在產品的「可購買性」上,即在正常情況下投保人「最多可投保的保額」與「保費的費率」。有關於產品的個性化差異(包括產品特性、免責條款等),我將在文字中作簡單介紹,而不會在圖表中作列示對比。
一般來說,「需體檢」的定期壽險對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要求更高,一般用「優選體」和「標準體」對被保險人進行區分(每家公司的標準有不同),健康狀況越好,所獲得的「報價」(保費費率)更低,投保額度更高。下面,我將分「免體檢」與「需體檢」兩個部分進行介紹,並對比30歲、40歲、50歲不吸煙男性、女性投保20年期定期壽險時每千元保額所對應的費率。
大致介紹一下上面提到的幾款產品:
1、全美人壽定期壽險:全美人壽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專業經營壽險的保險公司(包括定壽、終身壽、萬用壽等),在香港的規模不大,但專業性較強。定期壽險會根據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分為5個等級:超優體、優選體、標準體、吸煙優選體、吸煙標準體,最高級別的超優體(需體檢)無疑是香港定壽中費率最低的。產品的主要限制就是最低投保額也要100萬美金,可能超出了中國部分年輕家庭目前的需求。
2、大都會簡選定期壽險:大都會是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在香港排名第十位左右,近幾年開始主攻內地市場。產品根據投保額與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雖然免體檢,但是「全面核保」對於健康狀況的要求更高)分為兩檔,費率適中,可購買保額彈性較大,內地居民可直接作為主險購買,是我目前見到的對內地居民最有誠意的一款定期壽險產品。
3、忠利至尊之選定期壽險:義大利忠利保險(Generali)在香港市場的份額很小,屬於前十名以外的公司。這款定期壽險中規中矩,免體檢保額10萬-25萬美金,可以滿足有小額定壽需求的家庭,但聽說核保頗為嚴格。
4、友邦摯誠、尊誠定期壽險:友邦的產品分檔與大都會簡選類似,根據投保保額與核保要求的不同分為摯誠與尊誠(標準體)兩檔,都是免體檢。友邦這款定期壽險最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內地居民投保友邦重疾險時,可方便地將此定期壽險作為附加險一同投保(強烈建議投保友邦重疾的朋友人手一份)。雖然目前此定期壽險的投保保額不得超過主險保額,但也方便靈活地滿足投保人的一部分壽險保障需求(目前內地居民投保內地定期壽險保額也同樣買不高)。
5、瑞泰瑞和定期壽險:目前內地線上投保最佳的定期壽險,主要還是因為其費率便宜(相對於內地保險產品),而且免責條款少(僅3條),對被保險人的職業類型也沒有限制,帶全殘賠償。同時,瑞泰也是一家比較老牌的「小公司」了,創立於2004年。
6、弘康大白定期壽險:弘康就不多說了,主營互聯網業務。大白的費率與瑞泰瑞和相近,但最大的不足就是除外條款高達7條,像「恐怖襲擊」這種責任都給免除,在壽險中確實顯得有些突兀。另外就是產品核保採用「郵件白名單」形式來確認投保人是否為「公司白領」,但這項工作為全人工操作,效率低下。科普君用自己的公司郵箱嘗試投保,結果竟沒通過審核(可能被弘康工作人員當做了三線城市的保險銷售人員)。
7、華貴擎天柱定期壽險:網銷平台小雨傘與華貴人壽開發的定期壽險,線上投保產品中目前價格最低,免責條款5條較為適中,但是華貴人壽這家公司太新、太小了(2017年剛開業),一般不會建議去碰。另外這個產品如果線下核保投保,保額可以買到1000萬,不過如果投保人願意進行線下核保,完全可以選擇更便宜的「需體檢」產品。
「需體檢」的定期壽險:
大致介紹一下上面提到的幾款產品:
1、全美人壽定期壽險:上面提到了,全美人壽的「超優體」保費費率在香港是最低的,對自己身體健康情況很有把握的朋友可以考慮。
2、大都會簡選定期壽險:大都會簡選的全面核保(需體檢)的費率略高,不過保額的選擇較全美人壽更為靈活,可投保300萬港幣至100萬美元(約800萬港幣)之間的保額。
3、友邦尊誠定期壽險:友邦尊誠(優選體)的投保保額從50萬美金開始,30歲左右的費率與全美(超優體)相近,較便宜(加入Vitality更可以在表格中費率的基礎上打9折)。
4、人保精心優選定期壽險:中國內地老牌的定期壽險,曾經是業內專業人士一直推薦、紅極一時的定期壽險,不過這個費率今天回頭來看,不是一點點貴,也由此可見中國人平均壽命在最近幾年有了較大改善。
5、同方摯愛定期壽險:同方的摯愛定期壽險沿用了「精心優選」的精髓(實際上同方與明亞也主導推出了「精心優選二代」,不過對比價格還是摯愛更優一些),同樣採用多組別區分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目前在內地「需體檢」的定期壽險產品中價格最優。
總結
中國保監會主推「保險姓保」的理念之後,以「定期壽險」為代表的保障類產品開始在中國保險市場蓬勃發展,人們保險意識的增強、對定期壽險的認可,實在是行業進步的一個標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業內人士,也一直在極力向身邊的朋友普及定期壽險知識,希望將定期壽險變成大家所擁有的重疾險之後的「第二張人生保單」。
友邦這次為內地居民開放定期壽險的購買,雖然目前開放的投保額度不高,但在香港大型保險公司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預計未來香港保險市場會逐步向內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費型保障產品,友邦所開放的定期壽險、定期重疾購買額度也無疑會突破現有的「主險保額」天花板,為內地居民提供更高、更好的風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