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计划对美国进口猪肉、回收铝等产品加征25%关税,对无缝钢管、水果和葡萄酒等产品加征15%关税。
但如果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恶化,那只是一长串选项中的冰山一角。美国对中国年度出口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以下是中国可以采取的反击美国的其他方式。
飞机
中国媒体提到波音是贸易战中的主要目标。例如,2015年中国与波音签下价值380亿美元的订单。中国可能会通过取消这些订单并转向与空中客车签约的形式实施报复。其中还涉及政府采购市场,中国说这个市场的规模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4,900亿美元)。这是一种选项,因为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约国。
农业
农业在贸易战中处于重要地位,因为它是美国出口商对中国存在顺差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之一。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在上个销售年度进口了价值146亿美元的美国大豆。高粱据悉也被列入名单。
技术
虽说美国针对中国的这些最新举措,初衷是要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技术,但那并不意味着双方的交火不会使硅谷受到伤害。苹果公司、英特尔、思科身处最易受到中国报复性措施冲击的公司之列。
出口关税
中国的另一个选择是对本国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征收特别额外关税。如果中国真对出口产品征税的话,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公司以及其他消费品和电子产品巨头将会深受其害。此举会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造成巨大伤害,尽管它同时也会伤及中国自己的公司。
服务/教育
美国2016年录得380亿美元的对华服务贸易顺差。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美国对华最重要的服务出口项目包括旅游、知识产权(比如商标)和电脑软件。中国也可能会限制赴美留学中国学生的数量。
生意式外交
中国会很快祭出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强安全检查,延迟开具对于商品入境必不可少的相关文件。这是中国为推进其在亚洲的地缘政治目标而经常使用的一种秘不示人的手段。他们还会采取行动使在华美国跨国公司的运营受到干扰。那可能会包括来自海关、金融监管机构、质检部门、反垄断机构、环保机构、消费者团体或是经济规划部门的任何行动。
人民币
核弹级别的选项将是故意让人民币贬值以使中国出口产品更具竞争力。这样的举动将会在全球市场产生冲击波,这或许也正是北京不想立即动用这一手段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