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局發布2016年香港保險業市場統計數據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根據保險公司呈交的經審計報表及精算資料,今天(2017年10月3日)公布2016年香港保險業務的統計數字。

在2016年,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總額增加20.7%至$4,517億。

Table of Contents

長期業務

2016年新造個人人壽業務的保單保費與2015年比較,上升39.8%至$1,791億。個人人壽(非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上升47.2%至$1,734億,而個人人壽(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則下跌44.6%至$57億。2016年的新造保單數目上升8.5%至1,267,560份。

有效業務方面,保單保費總額由2015年的$3,281億增加至2016年的$4,062億,增幅為23.8%。個人人壽業務仍為主要的業務類別,其有效保單保費達$3,846億,佔市場總額的94.7%。2016年的保單數目增至1,200萬份,其凈負債達$15,318億。由保險公司管理的退休計劃合約年付供款數額上升9.9%至$85億,有關合約合共61,192份,其凈負債為$1,127億。團體人壽業務的有效保單保費增加2%至$33億,凈負債為$11億。年金及其他業務(主要包括永久健康業務)的有效保單保費上升23.8%至$98億。

一般業務

一般保險業務於2016年的毛保費及凈保費為$455億及$315億,較2015年分別下跌1%及1.9%。整體自留額比率由69.8%下降至69.2%。

意外及健康業務的毛保費由2015年的$136億上升2.7%至2016年的$140億,而汽車業務的毛保費亦由2015年的$53億上升3.6%至2016年的$55億。然而,該兩項業務的毛保費升幅被財產損壞業務及一般法律責任業務的毛保費跌幅所抵銷,前者的毛保費由2015年的$87億下跌4.6%至2016年的$83億,後者的毛保費由2015年的$111億下跌1.6%至2016年的$109億。

一般保險業務的整體承保利潤由2015年的$12億上升至2016年的$18億,主要由於申索情況改善。已承付申索凈額比率由2015年的62.2%下降至2016年的58.6%。

財產損壞業務於2016年錄得$9億的承保利潤,繼續成為整體承保利潤的最大來源。其次為意外及健康業務和貨運業務,分別錄得$2.7億和$2.55億的承保利潤。至於兩類主要法定保險業務,即直接汽車業務及僱員補償業務,承保虧損則擴大,分別由$1.52億增至$1.99億及由$4.12億增至$4.31億。

詳細完整數據點這裡:2016年香港保險業市場統計數據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7-10-17
下一篇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