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英国脱欧前景亮起红灯,与欧盟谈判僵局难打破,英镑大幅震荡。朝鲜发生不明原因地震,目前还无法判断是否人为原因造成,避险因素推动日元走强。中国今日将公布9月份贸易数据,出口料加速增长。新加坡金管局将公布货币政策决定。泰国市场今天休市。
香港保险公司股价
国际要闻
- 脱欧谈判僵局难破,英国开始做最坏打算。欧盟表示,关于英国脱欧时账单问题的谈判碰壁,随着用于达成协议的时间逐渐耗尽,增加了英国无序退欧的可能性
- 欧盟的英国退欧首席谈判官:未来2个月可能取得决定性进展
- 据《德国商报》报道,欧盟谈判代表Barnier可能提议让英国在欧盟市场过渡两年
- 荷兰合作银行报告称,硬脱欧可能使英国付出人均1.5万美元的代价
- 美国地质调查局发现,朝鲜此前的核试验区发生2.9级地震,但无法确认是人为还是自然现象
- 美军官员:美国在韩国增派了特种作战力量,驻扎在韩国的人员过去几年间从80人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约130人
- 白宫幕僚长凯利称,特朗普尚未就下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做出决定,计划与更多的候选人进行面谈
- 目前候选名单上的五人分别为耶伦、前美联储理事Kevin Warsh、现任理事Jerome Powell、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约翰·泰勒
- 凯利表示,除非情况发生变化,否则他不会辞职,也不会被撤职
- 波士顿联储行长Rosengren称,逐渐加息是合适的政策,2018年加息三次“大体正确”
- 路透社报道,美联储官员Bullard表示美联储必须捍卫通胀目标,如果继续加息,可能导致政策错误
-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将保持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目前距离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仍然遥远
-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重申利率将保持在低位,且时间远超债券购买结束以后。其强调,“‘远超’这个表述非常、非常重要”
- 欧洲央行执委Praet称,基础通胀压力依然疲软,迄今尚未出现令人信服的持续上涨迹象
- 美国9月份批发价格创5个月最大涨幅,主要是能源成本上涨的推动
-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下降,恢复至飓风袭击之前的水平
- 花旗集团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固定收益收入符合预期
- 摩根大通赚钱机器停不住,三季度每股收益强于预期,通过其他领域的业务增长抵消了固定收益交易收入的下滑
- 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总额365亿美元的风暴援助法案,帮助遭遇飓风和山火的地区;该法案将交由参议院表决
- 知情人士透露,OPEC料原油库存过剩局面最终将在一年内消失,消除过量原油库存的努力最终将在明年第三季度末之前取得成功
-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提出5年后可能扼杀北美自贸协定(Nafta)的“日落条款”,即规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在五年后到期,除非各方均同意延长
- 标普分析师预测,OPEC可能会将减产协议延长到明年9月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出口从前周创下的纪录高位下滑36%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原油库存下降274.7万桶,预估下降240万桶
- 知情人士透露,巴克莱正考虑舍弃伦敦投行办公室以节约成本
- 美国银行据称签署巴黎办公室租赁合同,为欧洲交易中心迁址做准备
- 渣打据称挖角对冲基金,聘请高级交易员管理外汇现金业务
- 比特币重拾涨势,历史性的突破5000美元大关,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热情没有显现消退的迹象
大中华新闻
- 中国海关总署将公布9月份贸易数据。彭博调查所得预估中值为按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高于8月份的5.6%增幅。这部分反映了有利的基数效应
- 美联储理事Powell称,随着全球利率上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负债沉重的企业部门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债务风险值得关注
- 维权投资者Aristeia Capital认为,如果将控股微博的新浪公司出售,售价可高达每股190美元,较其当前价格高出67%
- 国际能源署:中国2018年原油需求增速料放缓至32.5万桶/天
- 长城资产称,有超过70家国际知名投资者希望成为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已经进入短名单筛选阶段
- 中国长城资产截至9月末实现净利润66.98亿元人民币
- 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表示,任命范宁为行政总裁后,预计不会再对高级管理层做任何调整
- 日经新闻报道,iPhone X制造商据称仍然受困于面部识别问题
-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化工拟融资55亿美元,用以偿还与先正达相关贷款
- 香港交易所自11月6日起延长部分期货产品的交易时段
- 国资委:中央企业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8.4%
- 澎湃:圆通于10月11日在内部发布提价通知称,即日起全网各网点对客户收取的快递费,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进行上调
- 澎湃:阿里云宣布多款产品降价,最高降幅53%
- 中国9月份乘用车销量增长3.3%,受高档车需求提振
- 香港证监会对利用微信接收客户交易指示的投资顾问作出处罚,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前投资顾问许韬被禁止重投业界,直至明年2月
隔夜市场表现
- 美国股市:三大指数下跌,投资者权衡税改前景和美联储下一步政策行动
- 标普500指数下降0.2%,报2550.93点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0.1%,报22841.01点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降0.2%,报6591.51点
- 美国债市:收益率曲线牛市趋平,30年期国债发行吸引强劲需求
- 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0.59个基点,报1.5127%
- 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82个基点,报1.938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3.04个基点,报2.3177%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3.57个基点,报2.8467%
- 外汇市场:美元小幅上涨,英镑受脱欧局势发展而宽幅震荡
- 衡量美元兑G10货币表现的彭博美元即期汇率指数上升0.1%,报1164.0
- 欧元/美元下降0.24%,报1.1830美元
- 美元/日元下降0.2%,报112.28日元
- 英镑/美元上涨0.29%,报1.3262美元
- 澳元/美元上涨0.41%,报0.7820美元
- 欧元/英镑下降0.55%,报0.8919英镑
- 美元/离岸人民币尾盘较前一交易日纽约尾盘上涨0.07%,报6.5783元
- 美元/在岸人民币夜盘上涨0.02%,报6.5897元
- 据台北外汇美元/台币收盘下跌0.06%,报30.213元台币
- 欧洲股债:斯托克欧洲600指数持平,报390.28点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3%,报7556.24点
- 法国CAC 40指数持平,报5360.81点
- 德国DAX指数持平,报12982.89点
-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0.1个基点,报1.381%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8个基点,报0.445%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2个基点,报0.863%
-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4.5个基点,报2.118%
- 能源:WTI下跌,因有迹象显示原油持续供过于求
- NYMEX西德州中质原油期货下跌1.4%,报50.60美元/桶
-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9%,报56.41美元/桶
- NYMEX汽油期货下跌1.6%,报1.5832美元/加仑
- NYMEX柴油期货下跌1.2%,报1.7655美元/加仑
- NYMEX天然气期货上升3.5%,报2.989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 金属:黄金迈向5月以来最长连涨,期锌周四收盘达到近11年最高;铜价则延续升势至一个月最高
- COMEX期金上升0.6%,报1296.50美元/盎司
- COMEX期银上升0.8%,报17.2660美元/盎司
- NYMEX铂金期货上升0.9%,报941.80美元/盎司
- LME期铜上升1.3%,报6887.00美元/吨
- LME期铝上升0.8%,报2146.50美元/吨
- LME期锌上升1.0%,报3250.00美元/吨
- COMEX期铜上升0.8%,报3.1200美元/磅
经济数据日程(北京时间)
- 08:00:新加坡第三季度GDP同比初值(预估为3.8%,前值为2.9%)
- 14:00:德国9月消费价格同比终值(预估为1.8%,初值为1.8%)
- 16:00:意大利9月欧盟调和消费价格同比终值(预估为1.3%,初值为1.3%)
- 20:30:美国9月消费价格环比(预估为0.6%,前值为0.4%)
- 20:30:美国9月零售销售环比(预估为1.7%,前值为-0.2%)
- 22:00: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预估为95,前值为95.1)
- 13日:中国9月贸易余额(人民币)(预估为2660.5亿元,前值为2865.0亿元)
- 13日:中国9月进口同比(人民币)(预估为16.5%,前值为14.4%)
- 13日:中国9月出口同比(人民币)(预估为10.9%,前值为6.9%)
- 13日:中国9月进口同比(美元)(预估为14.7%,前值为13.5%)
- 13日:中国9月出口同比(美元)(预估为10%,前值为5.6%)
- 13日:中国9月贸易余额(美元)(预估为380.0亿美元,前值为419.2亿美元)
- 13-18日:中国9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预估为8.9%,前值为8.9%)
- 13-18日: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预估为1.20万亿元,前值为1.09万亿元)
- 13-18日: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预估为1.57万亿元,前值为1.48万亿元)
- 13-21日:美国9月预算报告(预估为60亿美元,前值为334亿美元)
央行和政府动态(北京时间)
- 08:00:新加坡金管局货币政策决定
- 08:30:澳大利亚央行发布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
- 17:30:欧洲央行官员Mersch出席卢森堡会议
- 22:25:美联储官员Evans就经济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 23:30:美联储Kaplan在波士顿发表讲话
- 13-16日:IMF和世界银行在美国召开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