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內地樓市政策收緊,各大熱點城市都出台了限購政策,這讓一些炒房客又盯上了香港。
不過銀聯和外匯局立刻有所行動,繼去年多次重申不能刷銀聯卡在境外購買投資型保險後,今年銀聯再次強調內地居民不能在香港刷銀聯卡買房。
近期,香港媒體報導稱,中國銀聯已指令香港所有銀行機構,對地產代理行業停止一切內地銀聯卡付款。
而香港發的銀聯卡不受此指令影響。針對這一報導,銀聯國際隨後回應稱,嚴禁內地發行的銀聯卡用於跨境購買房產,這一規則並非新近出台,一直沒有變化。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除銀聯刷卡之外,內地資金繞過監管來港途徑很多。
目前看至少還有這些手段:內保外貸、虛假貿易、地下錢莊。所謂內保外貸就是內地擔保,境外貸款。
先在內地將資金存入在境外有分行的中資銀行,然後在境外分行借錢。虛假貿易則是個老套路,地下錢莊更不用說了。
部分商戶還可以通過「套碼」,即未使用對應行業類別的限制類商戶類別碼(MCC),規避限制。
根據外匯局的規定,境內銀行卡在境外使用的商戶類別碼(MCC碼)共分為三類:完全禁止、金額限制和完全放開。
比如,賭博交易(MCC碼為7995)就屬於完全禁止,而保險銷售、承銷和保險費(MCC碼為6300)則屬於金額限制類,而住宿(MCC碼為3501到3799)、百貨公司(MCC碼為5311)等則是完全放開類。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監管出手規範,但通過違規套用低費率行業或沒有單筆限額行業的商戶類別碼(MCC)的套碼行為,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保險、房地產等行業,一直存在。
目前外界紛紛猜測這一舉措可能對香港新樓盤市場造成影響。
但是銀行和房地產代理人稱,目前並沒有太大影響。
有中小型銀行主管證實,已收到有關(停用銀聯卡買樓)提示,預計對收單業務有影響,但對按揭業務影響不大。
有前線地產代理指出,由於昨日只是收到銀行方面的口頭通知,尚未有正式文件往來,故暫時仍未見行家全面叫停相關交易。
內地炒房者跑來香港買樓者一直眾多。
有數據顯示,2016年內地買家購買香港一手物業所佔的比率約13.8%,較2015年約9.7%的水平進一步增加,創2012年買家印花稅推出後的四年新高。
據一位房地產經紀人說,今年有一內地客購入西半山一處豪宅單位,價值1.4億港元,當時就是刷卡付的5%訂金,交了700萬港元。
該名代理還稱,近期不少地產代理連內地客支付物業釐印費及買家印花稅(最新是樓價30%),也幫內地客碌銀聯卡,可能因而引起內地銀聯關注,因而正式煞停內地客刷卡買樓。
事實上,內地銀聯今年初對內地客以銀聯卡購買加拿大樓也作出限制。
銀聯國際有關負責人稱:「近期,我們對合作機構開展了銀聯卡的跨境大額可疑交易調查,重申加強商戶管理的要求。
根據銀聯的收單管理規則,嚴禁內地發行的銀聯卡用於跨境購買房產,這一規則沒有變化。
若在大額可疑交易調查中發現違規受理銀聯卡的情況,我們將按照規則進行處理。」
其實在強調不能用銀聯卡買房之前,銀聯也早已開始限制購買香港保險。
去年10月銀聯曾發佈《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重申相關監管要求及業務規則,保證境內銀聯卡在境外的合規使用。
上述文件規定:境內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遊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
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交易不超過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幣。
限制銀聯卡購買保險的政策還是很有用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一些有轉移資產、洗錢嫌疑的行為。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官網數字,去年前三個季度,內地客新做保單保費為489億港元。
若單計第三季度,內地客埋單共188億港元,比上年同期大增1.6倍。當年10月底,刷卡買保險的渠道被堵截。
11月,內地權威數據便顯示出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立馬狂瀉,由10月的80億元人民幣掉到0.3億元人民幣。
而此次重申強調銀聯卡不得在香港刷卡購房的政策後,想必也是要嚴控了,接下來香港樓市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