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報告

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其中內地訪客赴港投保保費約590億港元,超過2019年,購買保險類型為,儲蓄型保險佔60%,保障型保險佔40%,內地客投保金額中約25%使用保費融資。

信報消息,2023年全年,內地訪客赴港投保約590億港元,同比飆升27倍,超過2019年疫情前水平,僅次於2016年的727億港元記錄高峰。

內地訪客保費590億

全年內地訪客赴港投保590億港元,按年飆升27倍

去年內地訪客個人人壽保新單保費約590億港元,按年飆升逾27倍,第三季和第四季有所回落。

香港保險業

儲蓄型保險佔60%,保障型保險佔40%

購買產品方面,過去內地訪客投保產品中,保障型保險佔60%,儲蓄型保險佔40%,去年則相反,儲蓄型及保障型分佔60%及40%。因為中美利率背馳,以及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至7.3水平,增加了內地訪客來港購買美元保單的誘因。

內地客投保金額中約25%使用保費融資

數據顯示,去年保費融資活動明顯放緩。新造保費中,保費融資業務佔比已由2022年的43%下跌至2023年的21%。去年第四季度更跌至多年來單季最低水平9%,反映投保人在高息環境下對保費融資取態審慎。不過,去年首三季內地客戶的新造業務中約25%涉及保費融資。

只是累積需求釋放,而非內地走資

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張雲正認為,去年強勁的增長,只是累積需求獲得釋放,並非有人所講大規模走資,若把去年的590億港元以4年攤分,即每年約150億港元,與2017年至2019年介乎430億港元至500億元的常態水平相比,仍有一定距離。而且去年的新造保單保費中,四分一是與保費融資相關,即實際涉及內地資金僅400多億港元。

2024022003190266

今年預計維持400多億常態水平

張雲正坦言,難以估計今年相關業務能否達到去年的規模,若中美利率及匯率無大幅波動,今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有機會至少維持400多億元的常態水平。

雖然2023年首兩季內地訪客來港投保大幅飆升,但張雲正提到,去年第三季及第四季按季已回落,第三季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季下跌逾32%,第四季繼續向下,只是降幅較第三季為小,相信是期內人民幣回升所致。

展望今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情況,他指仍有自然需求,惟難以估計能否達去年590億元的規模,若中美利率及滙率走勢在目前水平無大幅波動,要達到400億元至500億元並非難事。

灣區服務中心方案已交國務院

對於香港多年來爭取在大灣區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保監局主席姚建華稱,去年8月與內地監管當局溝通了解,得知方案已遞交國務院。

被問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早前回復政協委員的提案時,表明「跨境保險通」進行試點時機不成熟,張雲正認為,內地保險市場仍處於整合及調整中,當「身體尚未調理好」,暫難以大舉開放市場,而且香港大部分保險公司在內地都有分支及合營機構。他又說,內地並非完全反對「保險通」,如港車北上的「等效先認」產品可算是其中之一。

「跨境保險通」是指容許港澳保險公司毋須在內地設立分公司,可直接向內地居民跨境銷售保險產品。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23-12-19
下一篇 2024-02-22

更多相關內容

  • 疫情期間入職香港保險公司有什麼好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失業率創沙士後新高。就業市場不景氣,打工仔面對被裁、收入不穩,又或意識到老本行前景暗淡,難免感到惴惴不安。懂得居安思危的人會在衝擊之下考慮轉行另覓出路。反觀在疫情下,保險業的就業情況卻「疫」市上升。根據保監局數據,持…

    2020-10-12
    1.2K
  • 第二季度內地客來港買保險高達223億元

    本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內地客來港買保險的增長勢頭持續強勁,今年第二季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達到223億元,屬2016年第四季以來單季最高,亦是有紀錄以來單季次高,按年飆升逾113倍,按季也急增近1.32倍。 內地銀行利率降低 有業界人士分析…

    2023-09-01
    1.4K
  • 對香港保險業目前狀況分析解讀

    這個月的前些日子,香港保監局(Insurance Authority)公布了2017年全年香港保險業的統計數字。香港保險業2017年的毛保費總額為4896億港幣,與2016年同期比較上升9.1%。 與以往的欣欣向榮不一樣的是,香港保險業依然…

    2018-04-13
    11.3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559億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1.1%。 2021年首三季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071億元(下跌1.3%),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

    2021-12-02
    1.6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今年首三季的毛保費總額為4286億元,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佔比32%。長期有效業務和新造保單保費均下跌,退休計劃業務供款也下滑。

    2023-11-30
    21.3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19年香港保險業統計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根據保險公司呈交的經審計報表及精算資料,今天公布2019年香港保險業務統計數字。以行業計,年內毛保費總額達到$5,669億,按年上升10.2%。(下文括弧內百分比為與2018年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19年…

    2020-10-11
    1.3K
  • 新加坡零稅率「搶客」 香港謀劃提升壽險中心地位

    「近年來,個別一兩家大型外資保險公司將地區總部撤離香港,這提醒我們雖然香港現在仍處於領先地位,但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會有更多的國際保險公司考慮搬離。香港如果沒有清晰的策略,將喪失國際壽險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發展局(下稱「金髮局」)人壽保險…

    2018-12-18
    11.4K
  • 香港的法制讓保險更加值得信賴

    只有債權人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才能蓬勃向上,從而讓整個社會受益;同樣的原理,只有消費者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才能讓消費者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下面為讀者介紹一下美國和香港如何透過各種措施保護消費者,尤其是金融消費者?…

    2016-04-10
    1.0K
  • 2021年香港保險投訴512例 按年下跌12%

    香港保險投訴局轄下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索償投訴統計數字及個案檢討,受疫情下減少出行影響,該會去年共接獲512宗投訴個案,按年下跌約12%。在已審結的297宗與索償相關的投訴個案中,76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額達753萬元。…

    2022-04-26
    1.1K
  • 從搜索關鍵字看香港保險業

    我們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個關鍵詞,以獲取想要知道的內容,香港保險也是一樣,我們從某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畫像來看整個香港保險業。 從香港保險公司來看:保誠、友邦、安盛三家保險公司佔據首位。 從香港保險產品來看:重疾險、分紅型保險、養老保險、…

    2020-11-02
    7.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