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會發布2022前三季度保險業績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4327億元,按年下跌5.1%。

其中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10億元,按年升1.11倍,因個別保單交易及2021年同期基數較低而顯著回升,佔個人業務總額0.9%。此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5%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佔保單的份額為35%、32%和23%。

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3814億元,按年下跌6.3%,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3201億元,跌4.6%;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219億元,跌31.8%;以及退休計劃業務,其供款為344億元,跌1.1%。此外,給付保單持有人的申索和利益總金額為2232億元,下跌8.4%。

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122億元,下跌8.4%,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的非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999億元,下跌0.4%;以及投資相連業務,其新造保單保費為119億元,下跌45.9%。

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為514億元,上升5.3%,淨保費則為337億元,升2.8%,已償付申索毛額為216億元,下降4.6%,整體承保利潤由12億元大幅增長至34億元。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3-02-03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