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什麼?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投資逐漸成為全球新趨勢,但究竟什麼是ESG?是做善事還是追求投資回報之工具?今次將會剖析ESG原則及解構一般人為什麼要投資ESG資產,並分析各種ESG資產優劣,包括綠色債券、基金、存款證、股票,以及市場近日推出的長期儲蓄保險。
ESG是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和管治(Governance)。與以往不同,現時很多投資者在投資時均會考慮ESG,以多一個角度去衡量資產的機會和風險。因為這些ESG元素往往難以在財務報表中反映,投資者忽視的話有機會招致損失。
正因如此,現時市面上有不同國際性的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提供ESG評分,如MSCI、Sustainalytics(隸屬於美國晨星Morningstar集團旗下)和FTSE Russell(富時羅素),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客觀且可量化的數據作參考之用。
ESG資產規模近年增大
一般人誤以為投資ESG等於投資到環保及公益公司中,在投資角度上會犧牲回報,事實不然,注重企業的ESG因素反而會為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帶來長期及具可持續性的回報。當市場上有兩個風險和收益相若的投資產品,金管局就建議,當ESG投資與其他投資項目的經風險調整長期收益相若時,一般會優先考慮ESG投資。
故此,市場上ESG投資規模亦愈來愈大。美國可持續投資論壇組織(USSIF)統計數據顯示,1995年可持續投資資產規模為6,390億美元,2020年已躍升超過25倍至16.6萬億美元。
香港方面,恆指公司於今年5月底推出第17隻與ESG相關的指數,合共獲得66億元資金追蹤,按年大增1.7倍,在逆市當中仍受到市場追捧,反映ESG相關的資產有一定吸引力。
ESG回報通常優於傳統投資
根據過往市場實際表現顯示,ESG相關的資產回報較傳統資產或指數為佳。我們以股票及固定收益資產比較了3組的指數,每組均有其ESG指數及非ESG指數,可以看到ESG指數的回報及抗跌力,大多優於非ESG指數。
ESG產品眾多宜了解不同資產回報及風險
上述比較反映ESG指數表現較傳統指數為佳,市場上亦有不少ESG資產適合零售投資者,例如滙豐推出的綠色存款證、政府最近發行的綠色債券、個股、ESG指數基金,甚至是ESG儲蓄保險,究竟這些資產有什麼長處及短處?
根據上述圖表,債券例如綠色債券或滙豐推出的綠色零售存款證,一般而言回報較低,波動性亦較低,適合低風險人士;股票例如ESG概念電能車股或基金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潛在回報雖然較高,但波動性亦較大,風險亦比較高,容易受市場環境影響,適合承受得起高風險的人士。
而ESG概念的相關保險,包括近月推出的儲蓄保險永明金融富越儲蓄計劃,性質上在眾多資產類別相對平衡,既有保證回報成份,亦可透過保險公司的紅利機制獲取長線回報,但宜留意短期流動性風險。
總括而言,愈來愈多投資者關心自己投資的項目是否具有ESG等可持續性元素,除了為下一代締造更美好的環境及社區,同時希望得到理想回報,而過往5年的表現亦顯示,ESG資產回報大多數較傳統投資為佳,加上現時市場上的ESG資產種類甚多,包括長期儲蓄保險等,可供投資者選擇,滿足不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