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監管局周五(7日)宣布,發現泰加保險控股旗下泰加保險的投資活動和資金調配可能違反《保險業條例》下的法定要求,企業管治出現缺失,故運用權力委任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的黎嘉恩及甘仲恆為經理,全面接管泰加的所有事務及資產,以維持巿場穩定運作和保障保單持有人的利益。今次是保險業監管部門(前身為保監處)自2009年以來首度接管保險公司,而對上一次被接管的是星輝保險。
泰加保險控股去年一度因為主要股東行使可換股權證,令持股由22.18%急增至49.99%,觸發要約全購公司。周五泰加被接管後,泰加保險控股在晚上發公告指出,由於要約條件尚未達成,大股東不再提出全購泰加,而財務總監兼執董劉家儀,以及獨立非執董梁浩然,於同日請辭。
償付能力欠佳靠投資難持久
在接管泰加前,保監局已多番作出指示,例如發現泰加償付能力不理想,要求其存放法定存款,又限制泰加資產的運用和調配,去年11月更著手調查泰加的外幣投資業務。
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表示,接管泰加後,德勤將審查其財務狀況,經評估後向保監局提交報告,協助該局了解泰加未來的營運狀況。他續說,保險公司本業應是承保與理賠相稱,投資屬輔助,不應以此為主導,否則業務不可能持續。值得留意的是,整個接管行動中,保監局未有提及與泰加撤出的士保險或業務虧損有關。
另外,有本地傳媒引述本月4日保監局致函泰加的信件報道,去年保監局發現泰加未按該局指示,把在券商NBL的約1.54億美元(約12億港元)資產,調回公司銀行戶口,泰加沒有遵從之餘更透過NBL投資另一基金。泰加周五發公告澄清,指NBL未有用其存放資金投資傳媒所述的基金,但沒回應報道提到保監局的指示。
對於接管泰加對業界影響,張雲正指出,泰加主要業務為汽車保險,2020年底公司在各項業務共發出4.1萬張保單,3.8萬張為車險,近萬張是的士保險,占該市場份額約60%,雖然的士保險業務集中,但其總體業務占整個保險市場份額僅約1.43%,泰加被接管對市場影響料相對可控。
德勤接管泰加後,將全面管理公司,亦會代行原管理層的決策權,張雲正強調,目前所有保單繼續生效,但不可承造新業務。
由於泰加發出過萬張的士保險單,退出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保監局早前已和保險業聯會牽頭,拉攏中銀集團保險、太平洋保險(香港)、太平保險(香港)和招商永隆保險,接受受影響車主申請30日的按保方案和轉保,惟有部分車主仍遇到個別公司不願承保。張雲正說,個別公司原有的士保險業務,或考慮到自身償付能力問題已不能再接新單,但有信心市場能消化受泰加退保影響的保單。
事前不知出現的士退保潮
外界有批評指,泰加撤出的士保險事件上,保監局出手太遲,張雲正稱,12月30日開始有車主收到退保通知,保監局之前並不知情,「我們(保監局)覺得應該要知,但要到上周五(12月31日)才獲得資訊,所得資料並不全面,到本周二(1月4日)才取得較全面資訊。」
張雲正補充,保監局已在數日內作出大量協調,希望把泰加退出的士保險對市場影響減至最低,不欲見到有的士業界因為突發事件影響營運及生計。據他了解,接獲退保通知7日後保單將失效,至今未能及時到其他公司轉保或使用按保方案的僅佔少數,泰加保單持有人是否願意使用保監局協調的替代方案,可自行決定。
有關泰加保險有關新聞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