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陈茂波指出,今年的《预算案》重点在稳经济、纾民困,透过逾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缓解经济下行及疫情打击带来的痛感与压力。
以下为新一份《预算案》的重点措施:
经济恢复
- 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5000元电子消费券,带动本地消费
- 预留7.65亿元,支持香港旅游发展局重振旅游业
- 预留1.69亿元继续开展本地文化、古迹和创意旅游项目
- 向贸易发展局拨款3.75亿元,增强举办线上活动的能力及进行数码化
- 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提高企业资助上限至600万元
纾解民困
- 宽减2020/21课税年度100%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1万元
- 推出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为失业人士提供多一个财政选项
- 宽减2021/22年度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季上限1500元,后两季每季上限1000元
- 补贴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户口1000元
- 发放额外半个月的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及个人交津亦作相若安排
- 预留10亿元,资助超过3000幢老旧楼宇维修渠管
提振经济
- 继续发行不少于240亿元的银色债券和不少于15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银色债券认购年龄由65岁降至60岁
- 于未来5年发行合共约1755亿元的绿色债券,并计划发行绿色零售债券
- 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发债支出及外部评审服务
- 争取在年内开通「债券通」南向交易,提升本地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
- 预留逾2亿元,推动「奇趣IT识多啲」计划
- 分两年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共95亿元
- 继续推动科学园扩建及兴建数码港第五期
- 向「创意智优计划」再度注资10亿元
支持企业及就业
- 延长百分百担保企业低息贷款申请期限至今年底,提高贷款额上限至600万元,延长还款期及「还息不还本」安排
- 宽减2020/21课税年度100%利得税,上限1万元
- 宽减2021/22年度非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季上限5000元,后两季每季上限2000元
- 拨款66亿元,创造约3万个有时限职位
- 计划扩阔「持续进修基金」范畴,纳入网上课程
- 宽免2021/22年度商业登记费
土地房屋
- 2021/22年度卖地计划、铁路物业发展、私人发展和重建项目的潜在住宅用地可提供约1.65万个单位。另3幅商业用地预计可提供约48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
- 预计在2020/21年度起计的5年内,建屋量约为10.14万个单位,包括超过7万个公屋及绿置居单位,以及超过3万个资助出售单位
- 研究把东九龙区5幅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预计共可提供约5800个私人房屋单位
- 检视约40幅有联用潜力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今年内提出具体发展建议
公共财政
- 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0.1%,提高至0.13%
- 在不影响民生开支的前提下,2022/23年度政府经常开支拨款压缩1%,预计节省约39亿元
宜居城市
- 预留5亿元优化郊野公园设施,预留5500万元改善郊野公园行山径
- 增拨1.47亿元加强精神健康服务
- 于未来数年新增约8800个安老宿位及约2800个资助长者日间护理服务名额
- 向「回收基金」增拨10亿元,延长申请期至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