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鞏固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久經考驗,面對新冠疫情及環球經濟動蕩的挑戰,香港自信地展現了金融系統的韌力和穩定性。聯繫匯率制度一如既往運作良好。港元匯率偏強並錄得資金流入,而銀行體系總結餘亦於年內顯著增加,反映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持續興趣及信心。

林鄭月娥指出,銀行體系保持穩健,主要銀行的平均流動性覆蓋率逾156%,平均資本充足率逾20%,遠高於國際監管標準。2019年年底至今年9月底,銀行存款總額亦增長7.3%。金融服務業的其他環節如證券和保險市場亦一直運作有序。在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風起雲湧之際,政府及金融監管機構會繼續密切監察市況的發展,確保金融穩定。

她提到,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強競爭優勢,本屆政府主動出擊,即以上個立法年度為例,政府提出的五條條例草案均獲立法會通過,推動私募基金、保險和強積金的市場發展。

林鄭月娥續稱,由政策帶動的長足發展亦出現在證券市場,自2018年4月香港交易所修訂了上市規則後,一共有36間屬同股不同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及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公司在本港上市,目前其總市值超過11萬億元。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20-11-25
下一篇 2020-11-26

更多相關內容

  • 內地開放金融 香港有可能失去中介地位

    無論誰主白宮,中美友好關係都不復返。其中,最令港大教授鄧希煒擔心的,莫過於香港這位「金融中介人」的處境,並呼籲各界把握時機,及早進行經濟轉型。 民主制度無法選出最優秀的人,起碼能夠趕走不合格的人──抱著「特朗普以外任何人」(Anyone b…

    2020-12-04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