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有人擔心美元會喪失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美銀髮布最新報告,指近期美元雖然疲弱,但沒有證據顯示美元出現貶值,現時只是接近其歷史平均值,並仍略為被高估。
報告指出,部分地區使用其他替代貨幣的情況雖有上升,但美國債市有無可比擬的市場深度,加上缺乏適合的替代,是美元於未來一段時間仍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原因。該行並認為,歐羅並不能取代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因歐羅區欠缺財政和銀行聯盟。
美銀說,新一波疫情在7月初爆發,加上與財政懸崖相關的看跌風險,令美元有下行風險,而美國大選的風險增加,亦促使美元走軟,故美元偏軟是合理。該行稱,市場對美元的情緒已進入極端的看跌區域,但在缺乏清晰政策結果下,「sell US」的心態是沒有道理,特別是歐羅區的經濟衰退情況較美國更嚴重。
報告稱,貨幣貶值的原因是內部政策過度寬鬆,引發持續的通脹,損害某種貨幣相對其他貨幣的購買力,並促使名義匯率調整。該行說,貨幣供應激增確實會導致貨幣貶值,但只有當它同時令通脹大升時才會如此,至目前止這情況並未出現。
美銀預期,美國經濟疲弱下,通脹短期不會大升,即使聯儲局最終達到並超過其通脹目標,亦不代表美元走跌,特別是假如歐洲央行推行負利率。
報告並提到,官方機構持有的儲備貨幣種類持續多元化不無道理,但這不是美元貶值的證據;美元近期表現弱勢,但仍接近其歷史平均值並略被高估。不過,該行同時認同美國高負債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