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保險業大事記

香港是被大陸居民看作是購物天堂,在「到香港買奶粉」、「到香港買尿片」、「到香港買奢侈品」之後,「到香港買保險」成為了近日人們赴港熱衷的「消費方式」。

買保險這種看似家常的生活理財的方式,卻於最近意外地敏感起來,這是為什麼呢?源起一則消息的的擴散,消息稱,自10月28號凌晨開始,香港各大保險公司開始停止刷銀聯卡繳付儲蓄類保單;醫療,意外保單則不受影響。

 

我們來看看今年以來各方對香港保險的表態:

1、銀聯卡單筆5000美元的消費限制

2016年2月,銀聯國際發出指引,要求從2016年2月4日起,銀聯卡實施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該指引將於香港各保險機構及其他商戶實施。

2、國家外匯管理局表態

2016年3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就境外購買保險問題,在新聞發布會中,做如下表示:「居民到境外購買人壽險或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存在風險,因為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對其開放。」

3、保監會的兩個文件

保監會於2016年4月22日發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就五個方面作出風險提示:(1)香港保單不受大陸法律保護;(2)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3)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4)保單前期現金價值低,退保損失大;(5)需認真閱讀保險產品條款。

保監會於2016年5月11日發布《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地下保單問題繼續高調發聲。

為什麼銀聯限制購買香港保險?

一、外匯管制

由於內地對於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兌換並未完全放開,目前外匯局對於個人每年結匯實施總額管理,每年匯兌上限為5萬美元。不少香港大型保險公司熱門的宣傳營銷文案都和這條規定有關。而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在境外刷卡買保險一直沒有限額,這幾乎成了大多數普通人唯一「繞過」外匯管制的資金出境方式。

二、資產轉移,銀聯支付大額保單輕易境外套現

「大額保單」在香港一般指保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保單,主要是壽險。這類大額壽險保單獨立於個人財產以外,即便投保人破產清算,這類保單也不受到債權人、政府徵稅和收費等影響,離婚也不可分割。因此除了配置美元資產以外,也是不少富裕人士進行 「資產隔離」或是財富傳承的選擇。

三、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

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相信這是近來境內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一大驅動力。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保險產品需要有很長的周期進行投資,有些險種甚至是終身投資的,而未來匯率的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是我們都無法預知的,所以赴港購買保險也不能盲目衝動。

四、銀聯卡境外買保險政策還會進一步收緊?

正如樓市限購一樣,政策的收緊是對市場現狀的調節。可是,銀聯卡境外購買保險的政策縮緊往往更會刺激內地保險購買者的消費需求,有消費者表示:「還是很擔心銀聯進一步收緊政策,可能會儘早成行。」

儘管保監會在今年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提出香港保險可能會有匯率、政策、糾紛等風險。但就目前來看,消費者認為利大於弊,購買香港保險的還大有人在。

當然,基於負利率大環境和人民幣貶值,全民儲蓄大幅縮水的趨勢下,捍衛自己的錢包已變成了刻不容緩的全民挑戰。USGFX聯准國際建議,投資多元化,尤其加強聯動品種的資產配置是有效分擔風險的財富良策。例如,人民幣走弱,那麼久增加以美元為標的的投資品種;負利率使存款縮水,那就增加固定資產的投資比例。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01
下一篇 2016-12-29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監局發布第三季度業績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令跨境人流持續受到限制,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連跌5季,今年第三季新造保單保費僅錄得2.66億元,為2005年第二季公布有關數據以來最低的季度,按季勁減68.3%,按年更大瀉97.24%,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市場人士指…

    2020-12-01
    1.6K
  • 2021年香港保險投訴512例 按年下跌12%

    香港保險投訴局轄下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索償投訴統計數字及個案檢討,受疫情下減少出行影響,該會去年共接獲512宗投訴個案,按年下跌約12%。在已審結的297宗與索償相關的投訴個案中,76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額達753萬元。…

    2022-04-26
    1.1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2年香港保險業績報告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2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5560億元,按年下跌7.7%。 2022年,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21億元,按年升2倍,因個別保單及2021年基數較低而顯著回升,佔個人業務總額1.5%。此客戶群組購買…

    2023-03-10
    18.2K
  • 陳茂波:希望香港保險業可在大灣區分銷產品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日出席一個保險業論壇時表示,截至2030年,「一帶一路」基建投資將達約1.7萬億美元,相關項目需要保險業配合,以抵禦地緣政治及金融風險,相信將為香港保險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當日,「香港保險業的未來發展」論壇在…

    2018-09-10
    1.4K
  • 香港保險業聯會希望對話化解社會矛盾

    之前有香港銀行業發布:滙豐、渣打及東亞銀行登廣告反暴力 促社會恢復和平,今天香港保險業聯會發聲明,指出對近日社會衝擊甚為關注,認為事件對本港經濟及香港作為國際保險樞紐造成影響。 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本港前線及後勤從業員為12萬人,絕對尊重市民…

    2019-09-03
    10.0K
  • 新加坡零稅率「搶客」 香港謀劃提升壽險中心地位

    「近年來,個別一兩家大型外資保險公司將地區總部撤離香港,這提醒我們雖然香港現在仍處於領先地位,但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會有更多的國際保險公司考慮搬離。香港如果沒有清晰的策略,將喪失國際壽險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發展局(下稱「金髮局」)人壽保險…

    2018-12-18
    11.4K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險

    1、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 幾乎每位香港保險銷售人員都會掛在嘴上的一句。一方面,有一定道理。如保險行業的企業所得稅香港為16%且沒有其他稅費,內地為25%及其他稅費。同時,香港因生活條件較好,平均人口壽命較高,也導致保費相對便宜。 香港人…

    2016-04-29
    1.3K
  • 香港保險面向全球銷售,除了大陸人外,台灣人,東南亞人都跑來投保 !

    也許你正對保險一無所知,也許你正對保險抱有偏見,也許你對保險已經有點意識,也許你已經在準備買保險,不管你正處於哪個階段,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一、保險基礎篇  1、 正確認識什麼是保險? 大部分人每天會習慣性地把傘帶在身邊…

    2016-05-21
    2.6K
  • 保監會發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8月30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997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841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8.5%!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穩步上升,有關新…

    2019-08-30
    2.0K
  • 新冠病毒對香港保險業的衝擊有多強?

    新冠肺炎疫情下,依賴內地客的香港保險業大受打擊,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按年大跌76.3%。有上市保險集團資深總監向媒體表示,同事以往如果每月接到3、4張保單,表現算可接受,但在第三波疫情大爆發的8月,可能只有一張,甚至一張單都沒有。也有…

    2020-10-10
    9.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