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藥店買葯已經成為很多人去香港購物時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在香港藥店,可以買到很多在國內買不到的進口葯,例如日本、歐洲、以及澳洲、美國產的各種非處方葯,這些藥品效果其實都還不錯,所以很受大家的歡迎,那麼去香港買葯,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誤區一:香港進口葯才是正宗的?
內地遊客通常認為,香港的進口葯都是原版的,而內地的進口葯則不是原版。這其實是因為內地進口的藥品必須經過審核,包括中文名、包裝都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標準,因此很多進口葯進口到內地的時候都要更換專門的名稱和包裝。但是香港市場上的很多藥品都是原包裝、原名稱的。
其實內地進口的藥品和香港進口的藥品在配方和療效上是沒有差別的,「香港市場上很多藥品都是原裝產品,所以當內地消費者在海外市場看到原版葯時往往會覺得更正宗!」
誤區二:去香港買葯服務會更好?
藥物都不是絕對安全的,很多藥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問題。內地人在香港買葯之後,藥店完全不知道客戶的情況,也就無法跟進售後,即使藥品要回收,也難以通知到病人。
誤區三:香港葯價比內地更公道?
在香港買葯也可能買到水貨或者假貨。一般情況下,在香港可合法售賣水貨,但葯卻屬例外。如果同種藥品價格相差太多,那麼你要小心自己買到的是不是水貨了。水貨是通過非正常渠道進入香港市場的藥品,比如印度的藥品,許多都比香港便宜。雖然水貨葯本身品質沒有問題,但運送過程中有可能受到污染。
此外,香港藥店的價格是自由浮動的,儘管總體比內地便宜,但店員很可能提高價格賣給內地人。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就曾表示,售貨員也會做生意,如果病人要買甲葯,而藥店沒有,他會介紹乙種葯更好,勸說顧客消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也接到過多宗此類投訴。
誤區四:原裝葯比仿製葯的效果更佳?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仿製葯生產國,市場上存在大量成本相對較低的本土化仿製葯。仿製葯是指原版葯在專利期過後由其他廠家根據完全相同的成分、劑量、效用仿製生產的藥物,這在全球各國都頗為通行,是降低藥品成本的重要方式。不過能不能與原版葯產生完全同樣的藥效,這在全球醫藥界至今都是爭議的話題。
誤區五:老字號藥店的質量更可靠?
在遊客區有些小藥鋪會賣假藥,雖然香港政府時常掃蕩但還是常有出現,本地人一比較價錢及質量就知是假貨,所以他們多數以騙遊客為主。所以多數人會更相信所謂老字號的藥房。
然而,近年香港的遊客區湧現大量「黑藥房」,專門向內地遊客售賣熱門的跌打酒、腸胃藥等假藥。內地遊客很熱衷的香港的特有的、老字號的藥品成了假藥的重災區。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老字號藥廠為保留傳統包裝,簡單設計數十年來沒變過,這剛好為製造山寨葯和假冒葯的不法之徒製造了可乘之機。而近年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所接到的售賣冒牌成藥的投訴中,涉及內地消費者的比率也是不斷增加。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購物天堂,在香港買很多東西都要比在大陸買的好。但是,對於購買藥品這種關乎人生安全的事就不能這麼盲目相信港貨了。赴港買葯同樣存在諸多問題,一定得注意。去香港買葯,最好還是去正規藥店,讓擁有執業證書的藥劑師來給你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