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將翻一倍 近一半來自內地

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PWMA)周三與畢馬威中國共同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23年香港私人財富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約2萬億美元,非銀行、精品顧問和財富科技公司將從傳統經理人手中奪取市場佔有率。調查顯示,其中近一半的財富將來自中國內地。PWMA稱,全球銀行正在與香港本地機構展開競爭,香港被視為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戶,並且在與紐約競爭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Capgemini SE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百萬富翁數量略超120萬,整個亞洲每天要誕生近2,000位百萬富翁。

「中國內地的造富速度特別快,但整個亞洲更加普遍,」畢馬威中國主管香港銀行及資本市場的Paul McSheaffrey通過電話表示。「香港作為一個財富管理中心,處於有利的位置,可以抓住更多新財富湧現,需要管理的機遇。」

640 4

PWMA的調查發現,大約58%的財管機構預測,到2023年的這段時間,行業資產管理規模將以每年10%-20%的速度成長。大約81%的受訪者表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給香港帶來了關鍵性的變化。

香港私人財富管理的蓬勃圖景

香港,作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之一已然發展壯大。在過去的一年裡,香港的億萬富翁(以美金計)的數量從72位增加到93位,同比增長29%,僅次於全球排名第一位的紐約。香港的高凈值人士的數量亦同比增長15%,從148000人增加到170000人。這一增長勢頭進一步由許多世界領先的私人財富管理公司、知名的國內和區域性機構、以及香港本地企業推動了市場發展。

據估計,在香港外部資產管理公司獲得的資管規模的份額將從現在的1%-5%上升至2023年的10%-20%。

外部資產管理公司(通常被定義為非銀行財富管理公司),指的是廣泛的獨立財務顧問,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和多家庭辦公室。

與此同時,進入私人財富管理領域的新科技公司的市場份額在未來五年將達到5%-10%。

香港正在成為眾多財富科技公司的中心,這些公司要麼服務於現有的資產管理公司,要麼與現有的資管公司合作,或者直接進入資管市場。

一些運用機器人諮詢(robo-advisory)和人工智慧(AI)技術的科技公司正在以富有競爭力的價格向高凈值人士和大眾富裕客戶提供服務。

國內為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研中的大多數受訪者都在強調國內將是香港財富管理的主要增長機會。市場普遍預計,到2023年,香港高達49%的資產管理規模或來自國內,而目前的水平在34%。

香港作為連接國內與世界的門戶的地位將成為關鍵,這是由於富裕的國內人士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多元化和財富管理而香港成為他們的首選目的地。香港擁有的這一獨特市場地位也在通過一系列舉措得到加強,例如與滬港通,深港通。

其次,受訪者認為家族辦公室是香港私人財富管理產業的第二大增長動力大約41%的受訪者人認為家族辦公室是一個日益重要的業務來源,而且這一部分的重要性進一步體現在私人財富管理規模總量的一半來自機構和企業的專業投資人。

受訪者指出,這一數字大部分由各種形式的家族辦公室組成,從單一的家族辦公室到家族企業中的家族辦公室。

對於香港來說,非常重要的是不僅要吸引亞洲新成立的家族辦公室,還要吸引越來越希望將資產多元化到亞洲的全球家族辦公室。

科技力量推動行業變革

科技在香港亦是推動行業變革的主要力量,這是因為客戶越來越多地要求無縫的全渠道體驗——希望自主決定如何以及何時與財富管理機構進行溝通互動。有58%的受訪者預計到2023年,10%-30%現在需要面對面互動的行為將通過數字渠道進行從根本上改變了客戶經理的角色和所需技能。

此外,5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數字化手段落後而不能滿足客戶的期望,這主要歸因於在線服務範圍有限,而10%的受訪者表示尚未提供移動端的財富管理服務。

基於這種現狀,香港的私人財富管理在未來兩年要推出的一系列新技術投資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 (1)在線上和移動平台中增加增值功能的運用(如組合模擬工具和教育材料)
  • (2)使更複雜的產品,例如結構化產品,得以在線銷售
  • (3)投資於非面向客戶的工具,幫助客戶經理和其它團隊更有效地完成職責
當然,受訪者也指出,基於科技的解決方案也存在挑戰,主要指向網路安全威脅(86%)、數據隱私(53%)和監管擔憂(44%)。

行業潛力巨大造成人才缺口

隨著行業在未來幾年內的顯著增長,對私人財富管理專業人士的需求預計也會相應增加,因而要對人才的聘用和留用多加關注。伴隨著科技助力,這將會對客戶經理的角色和相關技能產生根本性轉變。

受訪者估計,目前客戶經理大約花費42%的時間於管理和執行相關的工作。

然而,一些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的高管預計通過技術支持,在未來五年客戶經理至少75%的時間將會用於為客戶提供服務。

此外,客戶經理的技能還需要針對未來的客戶和產品勢頭進行進一步調整。

隨著家族辦公室越來越受到關注,客戶經理也需要更好地應對這些要求更高的投資人。

另一個未來勢頭在於,具有全權委託性質的資產管理(discretionary asset management)預計會從目前的5%-10%增長到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的10%-20%左右,這也意味著客戶經理將轉型為更全面的諮詢型角色,這就需要更為寬泛的技能和心智。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12-03
下一篇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