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動力強勁
美國經濟持續走強,支持了我們對股票,尤其是美國股票的偏好。工資增長加快是一種風險,因為它可能會加速聯儲局加息。
- 股票:我們對美國科技行業的偏好受惠於市場對監管風險擔憂的減弱和新產品的發佈。亞洲股市仍受制於美中貿易爭端。
- 債券:儘管美國國債收益率在美國就業數據支持下反彈,但我們預計,由於長期通脹預期仍處於穩定狀態,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進一步上升將受到限制。
- 外匯: 新興市場貨幣可能會在近期延續復甦勢頭,因為市場預計中美雙方將重啟貿易談判。
最新進展
美國經濟動力強勁。最近幾周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去年減稅後經濟增長有加速跡象,而趨勢亦可能持續至今年年底。最新的就業報告顯示,8 月份新增就業人數為 20.1 萬人,與 2011 年以來的每月平均增速持平。工資持續增長並錄得自 2009 年以來最強勁表現 ,預示著國內消費將繼續強勁。與此同時,小型企業的樂觀情緒和就業機會升至有紀錄以來高位。儘管政治和全球貿易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經濟基礎強勁是我們看好股市及美國股市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相關數據亦顯示勞動市場趨緊,有可能導致聯儲局在 2019 年加快加息步伐。
中美貿易談判重燃希望。美國提議與中國展開新一輪談判,以解決雙方的貿易爭端,這有助於穩定新興市場資產。然而,鑒於特朗普總統早些時候有關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言論,市場上謹慎的情緒佔了上風。在香港和中國內地,股市指數較 1 月份的高位下跌逾 20%,防禦性和以國內市場為中心的板塊更具韌性。電信行業可能會從兩家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併中獲益。在官方努力穩定增長之下,我們仍然對中國股市看法正面。恒生國企指數的阻力位在目前水平上方的 2.5%。
歐元在歐洲央行表態後測試阻力。隨著新興市場企穩,美元下跌。歐洲央行落實將在年底前結束買債規模,歐元兌美元測試 1.17 的阻力位。我們預計,歐元兌美元在再下試 1.15 支持位前,或會向上挑戰頂位約 1.1850。在中國接受美國邀請進行貿易談判,以及歐盟主要成員國,對更有組織的英國脫歐持樂觀態度後,美元指數跌至最初的支持位 94.4。土耳其意外加息 625bps,也為土耳其里拉和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提供支持。我們認為美元未來有至少一次反彈,近期美元走軟為反彈前的整固期。美元指數的支持位約在 93.65 附近。
關注焦點
英國脫歐計劃。 英鎊在近期英國脫歐談判中反彈。然而,首相文翠珊可能面臨執政黨內的反對。
對投資者的意義
全球股市反彈,成熟市場領漲,因對中美貿易爭端的擔憂有所緩解,新興市場企穩。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券反彈,而美元兌英鎊和歐元下跌。
股票: 美國科技和銀行板塊復甦
美國科技行業已從二月份的拋售中復甦過來,相比二月的低點上升了約 20%。在行業巨頭向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後,市場對針對社交媒體公司的新監管規定的擔憂有所緩解,投資氣氛已有所恢復。此外,近期推出的新產品也受歡迎,維持了該行業的盈利增長預期,這支持了我們在美國股市之中對科技行業的偏好。
美國銀行板塊上升。受惠於強勁的就業數字和時薪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鞏固了聯儲局進一步加息的前景。我們仍然看好美國銀行,因為它們往往是加息初期的受益者之一。在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密切關注佛羅倫斯颶風對保險行業的影響,因為索賠人數可能會激增。
英國大盤股最近面臨壓力,因為英國與歐盟在 11 月峰會上達成脫歐協議的可能性推高了英鎊—這對英國大盤股影響是負面,因為它們的銷售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海外。相比之下,過去一個月專註於國內市場中小企業的富時 250 指數的表現比大盤股高出 4%。在大宗商品價格走強的情況下,英國股市仍是核心持倉,儘管英國脫歐的結果仍是一個關鍵風險。
債券: 美國就業數據強勁推升美國國債收益率
美國數據強勁推升美國國債收益率。美國就業和工資數據強勁,支持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近 10 個基點。工資增長好過預期,令市場預期聯儲局加息步伐有機會加快。儘管我們預計今年還會再加息兩次,而 2019 年亦會再加息三次,但我們認為,由於長期通脹預期仍相對穩定,未來 12 個月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相信仍將受限於 3.25 厘附近水平,不過美國的工資增長若持續加速的話,將會是關鍵風險之一。
油價推動高收益債表現。美國高收益債券表現強勁,收益率溢價下降,有助抵消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所帶來的影響。市場對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的憂慮推動油價上升,料有利能源行業債券的表現。然而,最近的升勢亦令我們更加關注高收益債券估值進一步上升的情況,這亦是我們未有上調對該資產類別看法的原因。
外匯: 印度盧比兌美元跌至新低
盧比追隨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大跌。印度盧比是最近大幅貶值的新興市場貨幣。由於印度經常賬赤字持續惡化,部分因為油價上升,令盧比兌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不過,在第二季大量資金外流後,本季度的債券及股票市場已經穩定。另外,在印度央行允許,盧比過去一個月,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一樣貶值後,官員建議需要減少過多波動性的可能更大。我們相信印度,與其他亞洲經濟相似,由於有強勁的基本因素,所以相對於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會更有彈性。
客戶最關心的問題
問題一. 近期下跌過後,人民幣與印度盧比的前景如何?
年初至今,人民幣及印度盧比分別下跌 6.8%及 14.5%,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上升 5.1%。新興市場貨幣普遍面臨壓力,因為在利率不斷上升的環境下,美元走強吸引了大量資本流入美國。全球貿易緊張和美元流動性下降,亦令市場對美元的避險需求有所上升。
由於資金外流和結構性問題,印度盧比一直是 2018 年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
持續惡化的貿易赤字,因油價上升而加劇
官方言論表明對盧比貶值持寬鬆態度
外國投資者出售印度債券和股票,因為以美元為基礎的回報率已變得不那麽有吸引力
我們認為,目前的問題在於市場信心和政府管控。我們認為,當局已經意識到有必要解決根本問題,以防止盧比進一步下降。莫迪總理預計將在本週末討論經濟形勢,市場預計將採取一些措施,尤其針對經常賬戶赤字、通脹和投資流動。這種猜測已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本周早些時候盧比兌美元從 72.90 的歷史高點下跌了 1.5%。
此外,我們會留意因印度盧比走軟而帶來通脹壓力的跡象。貨幣政策委員會 4%的通脹門檻受到威脅,可能會提高人們對提前加息的預期。只要美國經濟繼續跑贏全球市場,聯儲局很可能會維持加息的路線。再加上特朗普總統在貿易和制裁問題上繼續採取咄咄逼人的立場,我們繼續預計新興市場外匯將普遍走弱,只是偶爾會出現一些緩解。我們預計盧比將遵循相同的走勢。
美元兌人民幣升超過一成至頂位 6.95 後已見穩定。利淡人民幣的因素包括本地及外圍各方面:
經濟去槓桿化以降低系統性風險
本地生產力獲重新評估及需要穩定就業去令資本投資變得更為有效
回應特朗普對中國採取進取的貿易關稅政策所帶來的挑戰
當對內經濟持續重新平衡,我們期望集中的貨幣及財政安排,伴隨著受控的貨幣彈性,將會是對美國關稅策略的最主要回應。而貿易談判將會顯示,究竟美國是否要積極達成協議,抑或中美紛爭會長久持續,及鬥爭性增加。雖然未來人民幣仍有機會轉弱,但我們相信央行仍會利用多個手段控制人民幣繼續貶值的步伐,以預防 2015 年經歷過的資本外流規模。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外匯市場持續面臨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朗普的貿易戰略。一旦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人民幣及印度盧比匯率將進一步走弱,但跌幅料將受嚴格控制,以確保貶值速度不會威脅到大量資金外流。任何有關特朗普策略上的削減或逆轉都對兩雙貨幣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