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香港保監局主席鄭慕智博士(上圖左)在出席傳媒茶聚時表示,他們一行人曾在今年5月份時探訪中國銀保監會、外匯管理局和國資委,主動向銀保監會提出容許香港保險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設立保險服務中心,以提升香港保險公司在區內服務能力的建議,上述三個機構(中國銀保監會、外匯管理局和國資委)均正面響應了有關建議。
香港保監局行政總監梁志仁先生(上圖右)表示,目前由於有不少內地居民購買了香港保險產品,同時有很多香港人在區內工作及居住,因此香港保監局作出了上述建議,希望透過香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所成立的服務中心,來處理保險理賠、查詢及代收續期保費等工作。
對於此項建議,中國銀保監會表示可以考慮,但因繳交保費方面涉及一定的外匯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香港保監局也提出了「封閉式管道」的概念,即有關項目牽涉的資金流動會在封閉管道內進行,但有關細節需要再作商討。
鄭慕智博士表示,希望先以大灣區成立保險服務中心作為試點,長遠目標是推出「保險通」。梁志仁先生表示,相信「保險通」初期只會涉及一些簡單的產品,如醫療、重疾保障型產品。
為了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梁志仁先生表示,香港保監局正在向內地推廣香港作為專屬自保中心,希望國企等大型企業來香港成立專屬的自保公司。目前,香港已有三間由內地國企成立的專屬自保公司(分別是中海石油保險有限公司 、中廣核保險有限公司 、中石化保險有限公司)。下半年,國資委也將帶團來香港考察,了解香港專屬自保險業務發展情況。
另外,梁志仁先生(原香港保險業監理專員)作為保監局行政總監的任期已於昨日(6月25日)結束,鄭慕智博士指,由於新任行政總監尚未決定上任日期,因此已經向香港特區政府申請延長梁志仁的任期。
對於稅務遞延型年金產品方面,梁志仁先生表示,香港各保險公司基本上同意有關方案,但由於牽涉法例修改,需要制定相關指引來進一步明確,預計將於今年底前完成。
有關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市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灣區人口達6,600萬,2017年GDP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灣區GDP總量規模超過了俄羅斯國家,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與韓國持平,成為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4月7日,國家發改委制定印發了《2017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