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誠保險每年都會發布理賠報告,讓我們知道保誠保險公司理賠的保險種類,理賠的疾病,以及對我們健康的啟示,下面和大家一起解讀一下。
2023上半年理賠整體概況:
已賠付總額在2023年度高達33億港元,比2022年同期有37%的增幅;
已賠付個案62386宗,整體成功賠付百分比96%;
理賠平均處理時間大大縮短,危疾和身故理賠平均處理時間減省30%;
超過90%客人滿意理賠體驗,接近80%客人願意將保誠推薦給親友。
保誠保險實力雄厚
同時,保誠獲得了「傑出理賠管理大獎」和「理賠管理卓越大獎」殊榮。詳見:保誠保險榮獲「香港保險業大獎2023」11項獎項。
一、住院理賠
住院醫療方面,過去一年香港住院比率大幅上升,深切治療需求增加,逾半數人沒有足夠醫療足夠醫療保障以應付住院開支,並以長者和幼童有較大的醫療需求。
住院理賠原因首五位分別為: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及後遺症、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住院理賠時間約3-5工作天。
值得一提的是,保誠推出的「免找數」服務(住院前由理財顧問申請預先批核並由保險公司直接和醫院結算)的已賠付個案增加了44%,「免找數」服務的已賠付總額在2023年上半年已經高達四千七百萬港元。
二、重疾理賠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83.2歲,女性平均壽命87.9歲,內地男性平均壽命也已經達到73.6歲,女性平均壽命79.4歲。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均壽命也越來越長,很多重大疾病也並非不治之症,關鍵是要有足夠的保障。
保誠2023年上半年理賠報告中,重疾理賠時間約6-15工作天。
重疾理賠首5位分別為:癌症(1570宗,64%)、心臟及血管疾病(304宗,12%)、原位癌(148宗,6%)、中風(90宗,4%)、早期甲狀腺癌或前列腺癌(72宗,3%)。
可見癌症理賠依然佔據了重疾理賠的大多數,一共佔比73%。
從癌症理賠器官部位來說,香港地區客戶男性理賠首5位分別是:肺、大腸、前列腺、肝、胃,女性理賠首5位分別是:乳腺、大腸、肺、子宮體、甲狀腺;內地客戶男性理賠首5位分別是:肺、肝、胃、結直腸、食管,女性理賠首5位分別是:肺、肝、胃、結直腸、乳腺。可見肺、肝、胃和乳腺是最常見的癌症。
重疾理賠案例
C先生(四十五歲/男性)於2022年11月3日出現胸部疼痛,並於同日就診。鑒於他的病情嚴重,醫生要求陳先生入院接受全面檢查,因此C先生於2022年11月3日及4日留院,醫生診斷他患上急性心肌梗塞。由於C先生出現血管狹窄,醫生為其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手術」),其後於2022年11月4日出院。
C先生自2015年投保了保誠危疾終身保計劃,他向理財顧問提交有關的危疾理賠申請書,並附上靜態心電圖、實驗室及驗血報告。我們的理賠專員仔細審查有關文件後,確定陳先生所接受的手術符合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的定義;而報告亦顯示出靜態心電圖的變化,以及心臟酵素升高,兩者皆符合心臟病發作的定義。縱使C先生只申請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的理賠(早期保障),但理賠專員注意到C先生的病況符合心臟病發作(嚴重疾病保障)的定義,因而主動批核心臟病發作的理賠。
在客戶提交早期保障的理賠申請時,保險公司了解到客戶及理財顧問無法得知客戶的病況是否符合嚴重疾病保障的定義,因此理賠專員非常細緻專業,以主動積極的態度評估所有個案,讓客戶獲得了最高的理賠金額。
三、身故理賠
2023年上半年身故理賠主要原因首5位分別是:癌症、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及後遺症、消化系統疾病。
相對於重疾保障,身故保障更容易被客戶忽視。根據可統計數據,目前每名勞動人口的平均身故保障缺口約為190萬港元,光香港地區整體身故保障缺口約為7萬億港元。
身故理賠時間約6-15工作天。
備註:完整的理賠報告,請見:
購買保障類的保單時,保額建議根據風險缺口來選擇。對於家庭支柱而言,風險缺口應該考慮將來家人的家庭開支、醫療開支、孩子的教育開支以及負債等等,扣除目前已有的保障額、儲蓄及投資。通常來說重疾險建議按照3-5倍的年收入來選擇保額應對康復期間的日常開支,人壽保險按照至少6-10倍年收入來選擇保額,維持家人未來10年的生活質量不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