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香港保誠理賠報告,包含有關新冠病毒案例理賠、住院理賠、危疾理賠、以及人壽理賠等,具體如下:
保誠保險理賠數據總覽
已賠付金額:53億2百萬港元
已賠付個案:近108000宗
平均理賠時間:
- 住院:4個工作日
- 危疾:6個工作日
- 身故:6個工作日
整體成功賠付百分比:96%
「新型冠狀病毒」賠付數據
針對疫情發展,保誠「用行動」來實踐致力保障大眾健康的承諾,與港人並肩抗疫。
「新型冠狀病毒」免費額外保障的理賠:
已賠付個案:431宗
已賠付金額:320萬港元
其他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理賠:
住院理賠數據及首5位住院理賠原因
根據政府統計調查顯示,多於半數入院人士沒有醫療保障以應付住院開支,高昂的住院費用可能會用上大部分的積蓄1。
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進行統計前的12個月內,香港住院病人的總人數約有462,100人,曾入住醫院(包括轉院)1次有81.3%、2次有11.0%、3次有3.3%、4次或以上為4.4%,其中有51.8%的人並沒有醫療福利或保障2。
特別是在疫情之下,因呼吸困難的重症肺炎患者人數大幅上升,令更多人需要接受深切治療!而入住私家醫院深切治療病房,每日房租為9,000港元至26,500港元不等3。
這些住院治療所需費用,很可能令家庭蒙受巨大陰影,而保誠的住院理賠及住院免找數服務,能為您帶來無憂守護,助家庭走出陰霾。
2022年1月—12月,保誠住院理賠成功賠付百分比為96%,最高理賠金額達450萬港元。排在前5位的主要住院理賠原因分別是:
消化系統疾病:24,864宗,佔比26%
腫瘤:12,964宗,佔比14%
損傷及後遺症:9,753宗,佔比10%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9,397宗,佔比10%
呼吸系統疾病:9,077宗,佔比10%
溫馨提示: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在2020年中國內地也是頭5位住院原因!因此,建議大眾要定時針對以上高發疾病進行檢查,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危疾理賠數據及首5位危疾理賠原因
癌症是一種極為兇險的疾病,雖然當今醫學較為發達,但一旦患上,不但患者要承受極大的痛苦,也會為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
據統計,香港每15分鐘,就有1人患上癌症;在75歲之前,每4位男性中就有1位患癌,每5位女性中就有1位患癌。在內地,每1分鐘,就有8.7人患癌,特別是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42萬人。
除癌症外,心腦血管疾病也成為了當今較為高發的疾病,它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8。而以上疾病的高發性,也體現在了2022年保誠危疾理賠原因中。
2022年1月—12月,保誠危疾理賠成功賠付百分比為86%,最高理賠金額達1170萬港元。排在前5位的危疾理賠原因分別是:
癌症:2,787宗,佔比64%
心臟及血管疾病:483宗,佔比11%
原位癌:308宗,佔比7%
早期甲狀腺癌或前列腺癌:162宗,佔比4%
中風:120宗,佔比3%
溫馨提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常年熬夜等習慣,透支了身體健康,令疾病漸漸開始年輕化,因此年輕人也應提早關注及預防原本屬於「老年病」範疇的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降低這些疾病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傷害。
身故理賠數據及首5位身故理賠原因
據統計,香港整體身故保障缺口約為7萬億港元,每名勞動人口的平均身故保障缺口約為190萬港元,以勞動人口的加權平均年薪計算,每名勞動人口的平均身故保障缺口為5.7倍年薪。
2022年1月—12月,保誠身故理賠成功賠付百分比為99.9%,最高理賠金額達1300萬。排在前5位的身故理賠原因分別是:
癌症:933宗,佔比43%
呼吸系統疾病:438宗,佔比20%
循環系統疾病:433宗,佔比19%
損傷及後遺症:117宗,佔比5%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72宗,佔比3%
其他:佔比11%。
溫馨提示:在以上幾種身故原因中,心臟病,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亦是2020年中國內地疾病之主要死亡原因的頭3位11,而面對這些疾病,我們除了要提早預防,更要懂得為未知的未來做好充足打算,讓愛與責任能夠無憂延續。
以上就是保誠向所有客戶交出的2022年成績單,植根保險行業175年,出發時的承諾,我們從未敢忘記!未來,保誠將持續不斷優化理賠程序,務求無縫及時、透明清晰,且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