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A,一位非常有擔當的男士,比我小一歲,從我們在網路上認識起,他便一直稱呼我「君君姐」。記得第一次溝通,早上九點他聯繫我,但那天我太忙,直到下午五點多才很抱歉地回復,他卻在短短的幾分鐘後復我:「知道您平時很忙,我也不急。但還是今天收到回復了,謝謝。」如此體諒、大度、且彬彬有禮,使得我們之間的交往特別舒服,這是他留給我的第一好印象。
之後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為了整個家庭,四次來到香港找我協助辦理保險。第一次是在2015年12月,為他三口之家以及他的媽媽辦理,正好當月是他媽媽的生日,很有孝心的他想作為一份生日禮物送給媽媽;第二次陪同岳母辦理;第三次親自帶他的爸爸辦理;第四次是2017年11月,為新添的二寶辦理。一步一步,井然有序地規劃著一家人的保險配置。
2015年12月那會,A的媽媽剛滿60歲,因為申報有多項健康小問題,包括曾經做過中耳炎手術,所以辦理的那天,我特意安排了公司推薦的位於尖沙咀的劉天驥醫生,並針對各項健康小問題安排了在香港診所的檢查,投保時也一併提交了A的媽媽在內地的私人體檢報告。原本我對A的媽媽能否通過核保沒有很大信心。但核保結果讓我們都很開心,因為全部順利受保。
1)兩份理賠申請表原件,一份由理賠人簽署,一份由醫生簽署;
2)病理組織分析報告(即診斷報告)的複印件;
3)住院病案首頁的複印件;
4)手術記錄的複印件;
5)入院記錄、出院小結和出院記錄的複印件;
6)B超, X-ray, CT, 各檢查等報告單;
7)中國身份證複印件。
緊接著就是提交理賠申請,公司系統顯示2017年12月12日收到材料,12月21日正式批核。八個工作日,按嚴重疾病全額理賠成功。當時設定的供款年期是15年,所以獲得理賠的同時剩餘13年的保費也被豁免(即啟動重疾險保費豁免功能)。12月22日我代領取了理賠支票。12月23-26日是香港聖誕假期,12月27日我的秘書幫A存入他的香港招行賬戶。當日,他便收到招行的簡訊,通知他支票已入賬。
寫下這些,是因為在工作中總會遇到關於香港保險理賠難不難的疑問。我無數次地強調理賠的難易並非由距離決定,而是受其他多方面的因素決定:
1)公司的穩健度和品牌;
2)重疾險產品本身覆蓋的疾病範圍;
3)具體的疾病定義;
4)投保時前期健康狀況的申報;
5)代理人的責任感和專業度。
現在年底,香港各家保險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投保優惠活動,詳情請諮詢頁面上的二維碼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