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重疾險和香港重疾險的對比

1、為何跑到香港買重疾險。

我是在BB出生後,2014年將大陸的重疾險退保了,和B爸雙雙到香港買了兩份重疾險。退保的代價是,這四五年的保費基本打了水漂,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值得,香港重疾險的優勢有以下3點:

1. 理賠寬鬆。大陸和香港的重疾險差別中,最打動我的是,大陸重疾險的賠付條件非常苛刻,不管是在診斷方法上,還是在治療方法上,都有很多限制,甚至是「保死不保生」,而香港重疾險的賠付條件則寬鬆很多。這方面的對比詳見文章第三部分。
我買重疾險的目的是,萬一發生重疾了,能有一筆錢治病救人.

2. 保障範圍廣。我在香港買的重疾險保障52種重大疾病,17種早期危疾;退保的大陸的重疾險只保障40種重疾。而且香港的原位癌都保,還有幾次賠付,而大陸的就大部分沒有。

3. 便宜。即便只算保證可得金額部分,香港重疾險的保費也比大陸便宜不少。

2、香港、大陸保險理賠界定對比

除了重疾保障數量上,香港比大陸多了20種之外,對理賠條件的界定,香港和大陸之間差別非常大!具體理賠條件全部在合同中體現,所以想提醒各位:買保險時,要提前研讀保險合同!

因為我在香港和大陸買的都是同一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作一不完全對比。大家可以看到,即便同一家保險公司,在香港和大陸的差別都這麼大,更何況不同的保險公司呢!所以,要提前研讀保險合同!

香港 大陸
感染艾滋病病毒 保障因輸血和職業而感染的艾滋病。 一概不保。
腦中風 中風後持續最少4周的神經後遺症,及因而導致永久性神經機能缺損。 要求在中風確診180天後,仍遺留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良性腦腫瘤 腦部或顱腦膜內的良性腫瘤,併產生顯示顱內壓增高的癥狀,例如: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癥狀、癲癇及感覺障疑。良性腦腫瘤的存在必須由影響研究如電腦掃描(CT)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確定。 在香港的界定之外,還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實際實施了開顱進行的腦腫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術;實際實施了對腦腫瘤進行的放射治療。

昏迷對外來刺激或體內需求毫無反應,並與永久性神經機能缺損有關及持續最少96小時,並需要利用生命維持系統。除了香港的界定條件外,另對昏迷程度有要求——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級結果為5分或5分以下。
註:格拉斯哥昏迷分級,最高分為15分,表示意識清楚;8分以下即為昏迷;分數越低則意識障礙越重。8分以上不叫昏迷,換而言之,香港對昏迷的要求,8分以下即可;大陸則要5分或5分以下。
慢性肝病須由以下癥狀證明:持續性黃疸/腹水/肝性腦病。除香港的3項診斷要求外,還必須要——充血性脾腫大伴脾功能亢進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嚴重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Ⅲ或Ⅳ級即可。嚴重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的Ⅳ級,且靜息狀態下肺動脈平均壓超過30mmHg
註:紐約心臟病學會按疾病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設為四個等級,分別是Ⅰ、Ⅱ、Ⅲ、Ⅳ級。其中,Ⅲ級:顯著功能限制,病人在休息時方覺舒適,但在進行少於正常體力消耗之活動時則會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的癥狀。

Ⅳ級: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絞痛癥狀,任何體力活動後加重。

心肌病 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Ⅲ或Ⅳ級,或其同等級別,並持續最少6個月。 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Ⅳ級。被保險人永久不可逆性的體力活動能力受限,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
註:1. 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見上一條。2. 對「永久不可逆」,大陸友bang有專門的一條釋義「指自疾病確診或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經過積極治療一百八十天後,仍無法通過現有醫療手段恢復」。問題是,如何界定「治療」是消極和還是積極的?
失聰 要求聽力損失最少80分貝,及不可復原。須提供包括聽力測試和聲域測試的醫學證明,而失聰之診斷必須由耳、鼻、喉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要求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註:1.根據世衛組織(WHO-1997)的聽力損失分級標準,平均聽力損失大於等於81分貝,則為極重度聽力損失。2.「永久不可逆」釋義見上。
失明 因疾病或受傷導致的永久性雙目完全失去視力。失明必須經眼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雙眼視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雙眼中較好眼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眼球缺失或摘除/矯正視力低於0.02(採用國際標準視力表,如果使用其他視力表應進行換算)/視野半徑小於5度。註:「永久不可逆」釋義見上。
喪失語言能力 因疾病或受傷導致完全喪失說話能力及不可復原,並持續12個月。必須由耳、鼻、喉專科註冊醫生提供醫療證明以確定聲帶受損引致喪失語言能力。 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完全喪失語言能力,經過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聲帶完全切除不受此時間限制),仍無法通過現有醫療手段恢復。
終末期疾病 有適當的專科註冊醫生確診(連同書面確認)預期受保人之狀況將致受保人於12個月內死亡。受保人必須已不再接受任何積極性治療,惟緩解疼痛或其他舒緩性措施則除外。 差異是——預期受保人在未來6個月內死亡。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6-30
下一篇 2016-07-03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重疾險到底起什麼作用?

    當我們談論香港重疾險時,到底是在說什麼呢?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重疾險的真正作用,可不僅僅是補充大病醫療費用的,希望讀者們能正確認識重疾險保額的作用,然後選擇合適的保額。   醫療費用的補充 當我們治療重疾時,除了支付醫療費用外…

    2017-04-22
    1.3K
  • 香港重疾險拒保後還能逆轉嗎?

    經常遇到客戶諮詢,投保香港保險,最後因為健康問題被拒,問能否逆轉?誰要遇到拒保這種情況,當然會很糟心,總覺得沒有安全感,生怕碰到突如其來的大病,就有可能發生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財務風險,怎麼辦? ​一.妙用儲蓄保單 純儲蓄保單,是不需要任何的健…

    2018-03-03
    2.2K
  • 香港重疾險:意外導致的重疾是否受等待期限制?

    我們知道香港重疾險的優點,例如:保費便宜、保單有分紅、保障範圍廣等,最近我們接到客戶詢問如下問題: 重疾險,對於重疾保障,有90日的等待期。這是保險公司的免責期。如果再90日之內就不幸發生了重疾理賠或者可能導致重疾理賠的相關病況,保險公司是…

    2020-04-09
    3.3K
  • 香港單次理賠重疾險比較

    早前筆者撰文,介紹了3個於今年第一季推出的終生危疾保險新產品,它們來自宏利、保誠及萬通保險,當中有單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產品。之後我們收到部分讀者的意見,認為單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險不能比較。保險顧問普遍認為,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障較全…

    2020-05-25
    1.8K
  • 香港重疾險:重疾多次理賠產品怎麼選?

    目前,在市場上,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已經成為主流產品,而單次賠付(即只能賠付一次重疾)的產品逐漸式微。 在多次賠付產品的選擇上,很明顯地,如果賠付次數越多,或者附加保障越多,則價格越貴;由於人的一生多次罹患重疾,特別是罹患不同的重疾概率是不大的…

    2019-03-25
    1.3K
  • 為什麼要買香港重疾險?重疾險到底有多重要?

    人這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幾率高達72.18%,癌症從聞所未聞發展到見怪不怪。同時,隨著醫學的高速發展,80%以上的重疾都能治癒,前提是兩個因素,一個是經濟狀況是否承受治療費用,另外一個是心態是否平和。如果沒有錢治病,相信心態再平和的人也會焦慮…

    2016-04-10
    11.4K
  • 多次賠付-我們真的需要高達7次的重疾保障嗎?

    前幾天保誠推出了全新重疾保險之守護健康危疾加倍保CIM。 其特點是提供最高達700%保額的重症賠償,其中包含300%保額的癌症賠償。 就有小夥伴問了,我們真的需要高達7次的重疾理賠嗎? 多次賠付存在的意義在哪? 在香港的重疾產品中,有許多產…

    2017-01-18
    11.5K
  • 理性看待香港重疾險產品競爭

    最近一直考慮為自己加一份危疾保障。5月底的時候,覺得宏利的「活耀人生危疾保」比較不錯,就通過朋友找到了一位口碑好的代理人。 當時,香港友邦(AIA)還沒有升級自家的「加裕倍安保(加強版)」。在當時看來,宏利的額外癌症200%賠償,及額外心肌…

    2017-06-13
    1.6K
  • 2019年年中盤點香港重疾險產品

    香港保險市場向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大香港保險公司的新品,一般都是對競爭對手產品進行補充和創新,以保持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壓制,都是2019行至年中,香港保險資訊網承前啟後,以客觀中立不吹不黑的態度,盤點分析當下香港重疾險江湖,希望對關注港險…

    2019-07-01
    21.1K
  • 香港重疾險:多次癌症索賠真的靠譜嗎?

    從今年開始,香港各家的保險公司,都推出了新的重疾險,比如香港保誠用新的英國保誠:守護健康危疾加倍保/終身保案例介紹替代了原來的香港保誠:守護健康終身危疾保案例分享,而友邦也修改了原來的產品,從表面上看,這些新的產品,確實能為我們帶來實惠和保…

    2017-04-10
    1.8K